什么是完美的悲剧
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人物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红楼梦》中的薛宝钗。宝钗是完美的,完美得无可挑剔,完美得令人膜拜。但是完美的宝钗演绎的却是悲剧。
宝钗太完美了——黛玉挖苦的话语字字如针,她一笑而过,风轻云淡;孤女邢岫烟贫寒无依,她多番接济,视若姐妹;薛蟠闯下弥天大祸,她劝慰母亲竭力承担……
宝钗太完美了——便是清高孤傲的黛玉,最后竟也不免一句“往日竟是我看错了你”,从此又牵出多少姐妹情深之举、胸襟豁达之事。清冷雨夜亲自派人送来燕窝以疗旧症;寂寞黄昏,素手执笔绢帛题书以慰愁情;欢宴繁华,闭门相谈倾授孔孟以交清心……
宝钗太完美了——群芳宴上,容颜娇美,堪比牡丹的是她;海棠社中,才思敏捷,赋诗夺魁的是她;出阁大婚,为求孝顺,不曾违抗的还是她……
的确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如今,宝钗绝对是一个天之骄女:才貌双全、知书明理、温婉贤淑……试问天下,如此完美之女,能有几人?她犹如那个时代洪流中一颗耀眼的星,但是却被卷入时代倾颓的灰尘中;又如那重重帘幕、层层纱帐后一只再难飞起的断翅飞燕,徒留一个清瘦背影。
于是我们总在叹息红颜薄命,世路难行,信然!完美如宝钗,她的志向宛若惊鸿,“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她的夫君,也定要同她一般,绝非泛泛之辈。但是宝玉却是那“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中纸醉金迷的纨绔公子,是那三生石畔、绛珠草旁温柔多情的神瑛侍者,游戏人间,不过红尘走一遭。如此之人如何承载宝钗的青云之志?金玉之姻,其实不过一根牵错的红线,一场痛苦的尘缘。
宝钗太完美了,才情家世、容貌品行完美无缺。可惜她太完美了,如此完美的女子,怎可因终身误许断送前程?红楼不过梦一场,宝钗最终还是落得个独守空闺的结局,倒不如黛玉魂归绛珠来得唯美。这样好的宝钗,仿若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不是用来沾染俗尘的,不是用来平庸嫁娶的,更不是用来碌碌持家的,她应该是一个女神般的存在,是用来供奉、用来仰望,甚至是用来膜拜的。
敲断玉钗红烛冷,浮生如幻梦红楼。不知当宝钗鬓满霜华之时,蓦然回首这看似短暂却又太过漫长的一生,是否会有一缕苦笑、一声喟叹?完美如她,虽是女儿身,青云壮志可凌霄,须眉犹需逊三分,却终是只能将大好年华牢牢锁在红粉胭脂的红楼里,将一生念想永远尘封于非她所愿的大观园中。
世人以完美为追求,但完美到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