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为什么说泰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家园

为什么说泰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家园

发表时间:2024-07-29 11:47:52 来源:网友投稿

泰山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标识意义的大“文物”,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典型代表。正如季羡林所说:“泰山是中国文化的主要象征之一。欲弘扬中华文化,必先弘扬泰山文化,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我们今天研究和挖掘泰山文化的伟大精神和时代意义。

自然与山水文化

远古时期由于泰山及其周边环境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环境优越、物华天宝。崇拜山水、天地和太阳的东夷族最早在此繁衍生息,成为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和古代对外文明传播的中心之一。祖先们既敬畏天地又乐道山水,创造了前后相续、一脉相承的远古文明,形成了相连成片的“海岱文化区”。而泰山自古以来的封禅活动,以及东岳庙会和民间的泰山祈福朝拜,又促进了民间道教、佛教的发展和儒释道的融合发展,泰山又被视为主掌万物生长、主宰人之生命的天地“神灵之府”。

泰山的古老文明和东方的阴阳五行、易经八卦等思想,对中国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儒家、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以及人本理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核心思想,并演化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流派。促进了中国传统文明的继承与发展,泰山成为了中国各民族心中的神圣之山和文化之山,成为民族团结统一的象征。

封禅与天地文化

泰山自古以来被视为与天地相连的大山,成为先皇初祖、远古帝王柴望山川、封禅天地之首选。也吸引着历代圣贤名人前来登高望远、抒发情怀。在人类历史上上演了延续历史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帝王泰山封禅祭祀活动,并影响了世代的圣贤登临、万民朝拜的“国泰民安”平安祈福和民间活动。使泰山成为团结统一各民族的神圣大山。

祖先们视泰山为天地的象征,敬天祭地,与“天地沟通”。历代圣贤登临泰山,仰天俯地,胸怀天下,开创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宇宙观以及礼仪廉耻、仁义忠孝等传统的价值观,开创了农耕养生、天文历法、宗法礼制等古代文明,开启了人类的生命之光、希望之光、文明之光。影响带动了整个中华民族团结统一、文明发展、文化融合、和谐安定。

传统与文化艺术

泰山古老稳重的形象和拔地通天的气势,成为国家强盛和民族团结的象征。历史文化的积淀使泰山成为“中国历史文化的局部缩影”,成为了凝聚民心的国之宗山;历代圣贤和文人墨客的摩崖题刻,承载了厚重的文化与传统,也使泰山成为中国书法、楹联名山;历代名士雅士豪情讴歌,也使泰山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自古以来人们对泰山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审美,和对天地神祇的崇敬和祭拜,以及对泰山精神文化传统的追求和传承,使之成为诗词歌赋赞美唱咏的对象,成为圣贤名人明志悟道的灵台,也成为世人祈福平安的载体和文化艺术创作的源泉。

精神与民俗信仰

几千年来百姓对泰山崇拜,逐步演化成了世间登高砺志、敬天问道,企盼“国泰民安”的家国情怀,演化成了“天门长啸、万里清风”的仙道风情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人文风范,也化成了民间和谐友善、厚德载物,共筑美好梦想的世俗遗风。泰山逐步从帝王封禅告祭的政治山,转变为民间平安祈福的民众山。泰山也从圣人问天应道的神圣山,逐步转化为民众抒情达志的世俗山,在这座大山的下面,流传着许多令人津津乐道的民间故事和世俗遗风。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