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测量固体密度的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一、规则外形的固体密度的测量
方法1:天平和刻度尺法。用天平测m;用刻度尺量出长方体的长a ,宽b,高c,可得体积 V=abc。最后利用公式计算出密度ρ=m/abc。
方法2:弹簧称和刻度尺法。用弹簧秤测出物体的重力G,可得质量m=G/g,测体积同上法,则密度可得ρ=m/abcg。
二、不规则外形固体密度的测量
(一)有天平(弹簧平)、有量筒
方法1:天平、量筒、水、细针。此种方法适用于密度小于水密度的固体。用天平测质量m,用压入法测体积:把适量水倒入量筒记下V,放入物体块并用细针把物块压入浸没水中下V,得V=V-V则密度为ρ=m/V-V。
方法2:天平、量筒、水、细线、金属块。适用于密度小于水密度的固体。用天平测质量m,用沉坠法测体积:把适量水倒入量筒,再用细线栓住金属块放入水中记V,然后把金属块和物块栓在一起沉没水中记下V,可得密度ρ=m/V-V。
(二)无天平(弹簧秤)、有量筒
没有天平没有弹簧秤,如何解决测质量的问题呢?这就要调动我们的发散思维。如果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则得到方法3。
方法3:漂浮法测质量。根据二力平衡G=F=G,所以m=m。所以在量筒内倒入适量水记下V,把物块放在水面漂浮记下V,则得m=m=ρ(V-V),再用细针把物块压入液面下记下V得V=V-V,可知物体密度为ρ=m/V=ρ(V-V)/V-V。
如果密度大于水密度的固体呢?可以联系曹冲称大象的故事来进行发散性思维,得到下法:
方法4:量杯、水、小杯。
把适量的水倒入量杯,放入小杯漂浮记下V,在把物块放入小杯中记下V,得V=V-V,m=ρ(V-V),然后取出小杯和物块记下V,把物块投入量杯中记下V,得V=V-V,根据密度公式ρ=m/V=ρ(V-V)/V-V,计算出物块的密度。
方法5:用杠杆、钩码、量筒、水、细线、直尺。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mgL=mgL,测出物块的质量m=mL/L。用量筒和水测出V=V-V,可计算出物体的密度ρ=mL/L(V-V)。
(三)有天平(弹簧秤)、无量筒
没有了量筒要测物体的体积,就要求我们展开联想的翅膀,进行发散性思维,有阿基米德定律的实验中,用天平和溢水杯解决F=G,联想到可否用溢水杯和天平来测量物体的体积呢?经综合分析回答是肯定的。
方法1:用天平、小烧杯、溢水杯、水、细线测()固体的密度。
具体方法是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后,把水倒满溢水杯,用天平测出空小烧杯质量后,把用细线栓在物块慢慢没溢水杯的水中,使水不再滴下,用天平测得小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可求出物体的体积V=V=。再计算得物体的密度为。
方法2:用天平、小烧杯,溢水杯,水、细针测固体的密度。用天平分别测出物体和空小烧杯的质量。然后把水倒满溢水杯,把物体放入溢水杯,再用细针把物体压没水中,把被溢水出的水收集到小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则V=V。根据公式算出物体的密度。
方法3:用弹簧秤,溢水杯,细线,水,小桶,细针测()固体密度。
溢水杯内倒装满水,用细线栓住物块,用弹簧秤分别测出物块和小桶受到的重力G和G,用细针把物块压入溢水杯的水中,用小桶收集被溢出的水。然后用弹簧秤测出小桶和水的总重力G,根据公式算出物块的密度。
方法4:用天平、瓶子、水测出固体()的密度。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再测出瓶子的质量;测出瓶子装满水的质量;可以得到瓶子的容积V=;最后测出固体放入瓶子后装满水的总质量;得V,V;所以固体的密度为。
综上所述应用发散性思维方法进行思考,设计出了以上测定固体密度的方法(可能还有更多),这充分显示了发散性思维的无穷威力,而且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兴趣盎然,积极思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素质,把素质教育落到了实处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