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木板材如何蒸煮加工
木材为何要蒸煮,有何作用?
木材为蒸煮以后,可以改变木材颜色;减小木材心、边材色差;保持木材天然光泽;缓解木材初始含水率梯度差;降低木材干燥缺陷发生的机率,同时煮过之后不轻易开裂,也有助于防腐防蛀 。
木方蒸煮工艺
蒸煮的目的是为了软化木材,增加木材的可塑性和含水率,以减小刨切时的切削阻力,并除去一部门木材中的油脂及单宁等浸提物。
一般术方的蒸煮都采用水煮的方式.蒸煮的温度及时间要根据树种及木材的硬度,刨切薄木的厚度进行控制,硬度大的则温度较高,薄木厚则蒸煮时间较长。
木方蒸煮时应留意以下几点:
本方放入蒸煮池时冰温最好保持室温,以免术方骤然受热膨胀而开裂。
开温速度为10~15摄氏度/小时,升温太快易在木方内引起热应力,导致木方开裂,温度升至40℃以上时更应放慢升温速度。
木方蒸煮时应按树种,径级分别进行。
蒸煮过度会降低薄木的刨切质量。
要及时清除蒸煮池中的油脂、树皮、泥水,以免污染木方.
蒸煮后的木方应转放到刨切机前的温水贮木槽中等待刨切,刨切最相宜的温度为50~60度,过高的温度会使刨刀变形,造成薄木厚薄不均,或使薄木表面起毛。
以下为某厂木段蒸煮工艺示例:
水曲柳:水温从15℃上升到50℃,保温4h,然后从50℃升温到90℃,升温速度保证为2~3度/小时,再保温10h.
黄波罗:水温从15℃上升到70℃,升温速度为4~5℃/h,然后水天然冷却,浸泡24h。
樟木:水温从15℃上升至80度,升温速度为4~5℃/h,然后水天然冷却,浸泡24h。
栎木:水温从15度上升至50度,保温4h,再进一步增加水温至100C,升温速度为2~3度/h,保温 15~20h,然后待水天然冷却.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