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四号工程的特点是什么
1.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与巡视勘察
回顾整个人类探月史,无论美国还是前苏联,除了美国失灵的一枚探测器坠毁在月球背面外,人类的月表探测都发生在月球正面。
2.实现月球背面探测器与地面站间的中继卫星通信
嫦娥四号探测器能够在月球背面着陆,关键就在于科学家提前把一颗叫“鹊桥”的中继卫星放在了地球和月球连线外侧的“拉格朗日点”上。有了这颗卫星做通讯保障,探测器才敢在月球背面着陆,这也是人类首次。
3.国际上首次实现在月球背面的甚低频射电天文观测
在太空中无法阻挡地球无线电的干扰,而月球的背面则是观测的绝佳场所。月球背面是公认的低频射电天文的绝佳场所。嫦娥四号或许能为我们打开一扇观测宇宙的新窗口。
4.入轨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嫦娥四号工程分为中继卫星和探测器两部分,中继卫星“鹊桥”是由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送到地-月L2点,探测器则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送入轨道。同嫦娥三号相比,需要运载火箭将探测器送入更高的地月转移轨道,而其轨道精度要求基本不变。受发射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发射窗口数量减少,嫦娥四号工程对运载火箭提出了更高精度和可靠性要求。
5.国内首次实现同位素核电池的太空应用
嫦娥四号首次采用了同位素核电池(钚-238)供电方式,但还只是辅助作用,主要还是靠太阳能板供电。据科学家介绍,这次使用的核电源功率还比较小,仅2瓦,与电脑上的USB口供电能力差不多,仅在月夜采集温度的时候采用。
6.国际上首次开展超地月距离的反射式激光测距试验
在阿波罗登月期间,宇航员在月面上放置了多个激光角反射器,为人类研究月球的运动情况起了极大作用。地球和月球的距离是38万公里,而中继星与地球的距离是45万公里,还没有任何国家在这个距离上安装激光角反射器,而我们做到了。
7.国际上首次开展月球背面中子及辐射剂量、中性原子分布和地-月L2点低频射电天文观测研究
嫦娥四号任务包含中继星和探测器两次发射任务,在中继星和探测器上共有三个国际载荷,分别是着陆器搭载的月球中子及辐射剂量探测仪、巡视器搭载的月球中性原子探测仪以及中继星搭载的中荷低频射电谱仪,它们将分别首次开展月球背面中子及辐射剂量、中性原子分布和地月L2点低频射电天文观测等科学研究。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