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73岁虚岁老人三大忌

73岁虚岁老人三大忌

发表时间:2024-07-29 13:20:33 来源:网友投稿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老人都把73岁、84岁视为“忌讳”。其实这两个数字是我国古代两位圣人孔子和孟子的死亡年龄。

旧时人们认为,圣人都在这个年龄死去,一般的老百姓必然也难以躲过。这种说法流传下来,致使一些老年人到了73岁和84岁这两个年龄便忧心忡忡,生怕“迈不过这道‘坎儿’”。

事实上,还真有人为此做过统计:73岁和84岁这两个年龄段的老人死亡率同70岁以上其他年龄老人的死亡率基本一致。

所以生老病死真的是自然规律,一个人什么年龄会离开并不受千年前的古人影响。

虽然寿命没有“忌讳”,但是现代医学的研究却证实,在生命的长河中确实存在一些人们应该提防的“危险期”。这些时期才是应该引起人们特别注意的。

1

清晨行动宜缓慢

据了解老年人在黎明或清晨去世的情况,高达死亡总人数的60%以上,这其中主要是心脑血管病猝发引起死亡。所以清晨是老人应该提防的危险时刻。

建议老人在入睡前和清晨适量地喝些水,以降低血液浓度;起床时动作缓慢,不要着急、不可过快;醒后最好平卧半分钟,起来后坐半分钟,清晨起床前两腿在床边下垂半分钟,再站立行走。

2

节气之交注重保暖

秋冬之交、冬春之交,天气变化剧烈,心脑血管较脆弱的老年人尤其要注意。

老年人此时要注意保暖,做到起居有常。居室温度不可过低或过高,穿着也不要过于厚重,衣服宜穿用纯棉、纯毛、纯丝织品,宜穿松软、轻便如羽绒服之类的外衣,尤其要注意头部及足底的保暖。

3

悲情时刻节哀顺变

夫妻到老年难免有一方会先“走”,这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

丧偶老人要尽快从哀伤中解脱出来,勇敢迎接变故后的新生活。子女应多给予老人体贴与关照,帮助老人转移注意力,如安排老人外出旅游度假,走亲访友。

最后人的生死大多并非年龄或者意外而致,而是因为疾病。

社会的进步让科学发展,让疾病更广泛地被治愈,所以人的寿命也越来越长。

如果您能科学养生并且心态乐观,相信活到天年是大有希望的。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