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解离液的原理

解离液的原理

发表时间:2024-07-29 13:29:25 来源:网友投稿

解离液

解离液常用于根尖等细胞的涂片,它能使细胞壁中层(果胶质)溶解,而使细胞分开。

中文名

解离液

应用

根尖等细胞的涂片

作用

使细胞分开

溶解物质

果胶质

基本内容

解离液

盐酸酒精配方:酒精(体积分数95%) 1份,浓盐酸(质量分数15%) 1 份,二者混合即成

⑴1 mol/L盐酸配方:浓盐酸15%(比重1.19)82.5 ml,用蒸馏水定容 1000 ml.

⑵0.2 mol/L盐酸配方:浓盐酸15%(比重1.19)16.5 ml,用蒸馏水定容 1000 ml

盐酸水解时间对染色效果影响很大,水解时间短,易着色但较难压片;水解时间长,染色慢而色淡;超过20min或水解温度过高,往往染色极淡,或染不上色.各种材料最合适的时间有差别,一般来说大染色体材料水解时间可较长,小染色体材料宜短.

改用0.2 mol/L盐酸于60℃恒温下水解10~15min,对各种类型材料都能获得细胞分离和染色合适的较好效果.

解离就是用要药液使组织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便于最后制片时能被压成一薄层进行显微观察。解离液中酒精的作用是迅速杀死细胞,固定细胞的分裂相(将洋葱根尖剪下后,如果不立即投入固定液中将其杀死并令其各种细胞结构凝固,那么整个根尖将一个分裂期细胞也找不到!);而盐酸能溶解果胶,从而使洋葱细胞的细胞壁软化,并使细胞间的中胶层物质溶解,从而达到分离细胞的目的。另外解离时间不宜过短,否则根尖未充分解离,压片时细胞分不开;但又不能太长,否则使根尖过分酥软,无法进行漂洗和染色,且染色体成分被破坏。这一步是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

3、漂洗的目的是去除根中多余的解离液,特别是盐酸,防止解离过度,破坏染色体结构。(注:不是因为染色时用的是碱性染料龙胆紫,酸与碱发生反应会影响染色效果,龙胆紫溶液呈酸性,而碱性染料是根据染料物质中助色基团电离后所带的电荷来决定。一般来说助色基团带正电荷的染色剂为碱性染色剂,反之则为酸性染色剂。)

但观察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不能用盐酸和酒精来“解离”动物组织。动物细胞不分散的原因是细胞膜上的某些蛋白质分子嵌入到相邻细胞的细胞膜内,有的还形成凹凸式镶嵌结构。盐酸和酒精都不能破坏这两种结构,所以无法用盐酸和酒精来“解离”动物组织。只能用胰蛋白酶,对于植物细胞,胰蛋白酶也没法发挥作用。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