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玉米种适应海拔多少

玉米种适应海拔多少

发表时间:2024-07-29 13:52:44 来源:网友投稿

广西玉米种植区域,多数土地分布在海拔200-5000米范围内,西南山地玉米区也是中国的玉米主要产区之一,包括四川、云南、贵州的全部,陕西南部,广西、湖南、湖北的西部丘陵山区和甘肃的一小部分。

本区近90%的土地分布在丘陵山区和高原,而河谷平原和山间平地仅占5%。多数土地分布在海拔200-5000米范围内,种植业垂直分布特征十分明显。本区属温带和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带,雨量丰沛,水热资源丰富,但光照条件较差。本区无霜期较长,一般在240-330天,玉米有效生长期150-180天,全年降雨量800-1200毫米,多集中在4-10月,适合玉米栽培。但全年阴雨寡照天气在200天以上,经常发生春旱和伏旱。病虫害的发生比较复杂而且严重。云贵高原地势垂直差异很大,土壤贫瘠,耕作粗放,玉米产量很低。

种植制度

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农作物种类较多,以水稻、玉米、小麦和薯类为主。间作套种是本区玉米种植的重要特点,种植方式复杂多样。种植制度从一年一熟到一年多熟兼而有之。基本方式有三种:

高寒山区一年一熟春玉米,或春玉米同马铃薯带状间作;

丘陵山区间套复种玉米,主要是早春作物如马铃薯、蚕豆、豌豆、油菜或春小麦套种玉米或复种玉米;

平原地区以玉米为中心的三熟制,例如小麦-玉米-甘薯,小麦-玉米-水稻,绿肥-玉米-水稻等三熟制,有间作套种,也有复种,其中以小麦-玉米-甘薯构成的旱三熟制推广面积最多,增产作用最大。

(1)麦玉薯旱三熟制。在四川、云南和贵州省海拔600米以下的丘陵山区,经常发生夏旱和伏旱。以往实行小麦复播夏玉米一年两熟;

7月下旬常发生高温干旱,使夏玉米严重减产。推广旱三熟制以后,在冬小麦播种时预留空行,麦收前35-40天套种春玉米,麦收后又在玉米行之间起埂栽插甘薯,避开了夏旱和伏旱,充分利用降雨,并提高了光能利用率。旱三熟间套种全年每亩可收获700-800公斤,比两茬复种增产150-200公斤。

(2)小麦或马铃薯套种玉米。在海拔800米以上、生长期较短的丘陵高寒地区,每年种植一季有余,种植两季又显不足。自1970年代以来发展小麦或马铃薯与玉米两茬套种,解决了两熟稳产和均衡利用光、热资源问题,在云南省中、北部推广种植约300万亩,一般比单种玉米增产30%左右。

(3)小麦-玉米-水稻间套种,并与双季稻轮作。西南双季稻产区早春气温不稳定,早稻播种后易烂秧。秋季气温下降快,阴雨寡照天气多,日照时数只有1200-1600小时,影响晚稻抽穗开花,降低产量。实行小麦-玉米-水稻间套种,把玉米提前套种在小麦行间,实现早种早收,可比早稻稳产。同时一季晚稻还比双季稻提早栽插10多天,避开了后期低温天气。这种方式还兼有水旱轮作的优点。从商品粮需求方面来说减少了低质量的早稻生产,扩大了南方急需的小麦和玉米生产,缓解了早稻供过于求和旱粮供应不足的矛盾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