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水稻拔节期时间

水稻拔节期时间

发表时间:2024-07-29 13:59:37 来源:网友投稿

水稻拔节期是指水稻从拔节到抽穗前的这一段时间,一般在25至36天左右。在水稻拔节期间,要做好田间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水稻的穗数和高成重穗率。

一、水稻的拔节时间

拔节长穗期是指从拔节、幼穗开始分化到抽穗前的一段时期,中稻一般为25~36天。水稻拔节期的田间管理直接影响到水稻的产量与质量,水稻拔节期是决定穗数和高成穗率的 关键时期。

水稻拔节期不仅与地区有一定的关系,与水稻品种也有一定的联系。水稻品种的生育期 长短不同,拔节期也就不同,但基本上都是与幼穗分化同步。

水稻拔节期株型的优劣对产量的形成有较大的影响,此期(n-2)幼穗开始分化,基部节间 开始伸长,群体的株型特征集中体现在叶片的各种性状上。

二、水稻拔节抽穗期田间管理

1、科学灌水

合理管水使土壤有通气的条件,以保持根系活力,防止早衰。长穗期是水稻一生中需水最多时期,所以要保证不,缺水不受旱,一般田保持30毫米的水层,使稻株对养分的吸收运转畅通,保持最大的光合效率,促进颖花分化,减少颖花败育。寒冷及高温地区,可适当加深水层调温,使土温比较稳定,避免因气温高低变化影响穗分裂,水稻拔节长穗期需水最多,特别是减数分裂期对水分最敏感,所以应保证满足水稻对水分的需要。可是水稻进入拔节长穗期间,一般气温都比较高,有机物分解加快,微生物活动旺盛,耗氧量最大,造成有毒物质积累和根系缺氧,不利于根系生长,因而不宜长时间深水灌溉。为此水稻拔节长穗期灌水方法,应当是前期即分蘖末期或拔节初期适当撤水晒田,控制过多的无效分蘖发生,并有利于控制病虫危害。后期应保持水层,以满足抽穗前5-15天内减数分裂及花粉内容物充实期的需水要求。其余时期应以间歇湿润灌溉方式为主,即采取“陈水不干,新水不进”的灌溉方法,促进水稻植株稳健生长。

2、科学施肥

水稻拔节长穗期施肥可分为促花肥和保花肥。促花肥在水稻抽穗前30天左右施用,保花肥在抽穗前15天左右施用。追施促花肥和保花肥要看苗情而定。若前期水稻长势差,苗数不足,叶色变黄的田块,可亩施3-5公斤尿素作促花肥,以争取较多的有效穗数和增加每穗实粒数,反之,就不宜追施促花肥,以免引起后期贪青晚熟和倒伏。保花肥则要求只要属于正常长势长相的田块,就应当追施。高肥力田块如前作是大蒜的田块不提倡施用氮肥作促花、保花肥,而需要在水稻拔节期追施5-8公斤的硫酸钾,以保证水稻抽穗期叶色能够自然褪淡,防止后期倒伏和贪青晚熟。巧施穗肥氮、磷、钾配合施用。穗肥施用效果因环境不同而异,使用不当,不但起不到增花增粒作用,反而造成空秕率高,产量下降。因而穗肥施用应根据品种、气候、土壤、高产结构的预期要求和理想的长势长相等综合考虑。在施肥当中对早熟品种可以不施穗肥;一般的中迟熟品种杂交稻,在早施蘖肥的基础上不应施穗肥,特别是对肥力水平低及保肥力弱的沙田更为必要。对前期生长不旺,拔节期叶片淡黄,早晨叶片不挂露水,中午叶片挺直应施用促花肥,若到孕穗期“二黑”不显著,还应施保花肥,以提高结实率,促大穗。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