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如何调配才会很硬
1、目前还没有调节水泥硬化速度方法。一方面水泥是一种混合物,里面含有很多种固体,另一方面还要从水泥的生成和水泥的水硬性说起:生产水泥的主要原料是大理石、石灰石和黏土,将它们按一定比例混合磨细成生料,加入窑中煅烧。在大约1680摄氏度高温下煅烧成为熟料,在熟料中加入适量调节水泥硬化速度的石膏,磨成小于0.8um的细粉,加入一定比例的混合材制成各种水泥。
2、水泥具有水硬性,只要将它与水拌和,就得到强度很大的固体,这一过程叫水泥的硬化。水泥硬化是水泥中的硅酸二钙、硅酸三钙、铝酸三钙、铁铝酸四钙组成的混合物,与水搅拌后开始一小时内,水泥被一层胶质所包裹,这一层胶质是由硅酸钙和水构成的,这一过程叫水合作用。正是由于胶层的连接,水泥颗粒才形成了一个个较弱的键合网,大约经过四个小时左右水泥开始真正硬化,这时就有大量的纤维从胶层中生长出来。它们最终生成极细且密的纤维,从水泥每一颗粒向外伸展。这些纤维是水泥和水之间作用的产物,它是由内空的细管组成的。随着纤维的变长,它们逐渐的连接在一起,从而增大了水泥的强度。
3、水泥在最初几天或几周内逐渐发生硬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强度一直在增加。事实上水合作用的过程通常不会完结,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水泥都跟水发生作用。甚至几年后我们仍可在已硬化的水泥中发现硬化在继续。
4、当水泥与适量的水调和时,开始形成的是一种可塑性的浆体,具有可加工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浆体逐渐失去了可塑性,变成不能流动的紧密的状态,此后浆体的强度逐渐增加,直到最后能变成具有相当强度的石状固体。如果原先还掺有集合料如砂、石子等,水泥就会把它们胶结在一起,变成坚固的整体,即我们常说的混凝土。这整个过程我们把它叫做水泥的凝结和硬化。
5、从物理、化学观点来看,凝结和硬化是连续进行的、不可截然分开的一个过程,凝结是硬化的基础,硬化是凝结的继续。但是在施工中为了保证施工质量,要求在水泥浆体失去其可塑性以前必须结束施工,所以人们根据需要以及水泥浆体的这个特性,人为地将这整个过程划分为凝结和硬化两个过程。凝结是指水泥浆体从可塑性变成非可塑性,并有很低的强度的过程;硬化是指浆体强度逐渐提高能抵抗外来作用力的过程。
另外对凝结过程还人为地进一步划分为初凝和终凝,用加水后开始计算的时间来表示。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