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耕作方式、生产方式是怎样的

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耕作方式、生产方式是怎样的

发表时间:2024-07-29 16:11:51 来源:网友投稿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经济状况都不一样。

原始社会应该谈不上经济,那时候人们都是按需分配,按劳而作。

奴隶社会是国有土地制度,那时候经济相对不发达。

封建社会是以小农为生产的主要经济制度,取决于其土地制度。

1.官营手工业 从西周到明代前期,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最主要的地位。

2.私营手工业 (1)兴起:春秋战国时期 (2)发展:明代中叶以后,在制瓷、纺织、矿冶等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

3.出现新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明朝中后期,苏州等地出现以丝织为业的“机户”,开设机房,雇佣机工进行生产。

机户就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就是早期的雇佣工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种雇佣关系就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2.1.5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和特点 B 商业发展的概貌 1.商代:产生了专门的职业商人 2. 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集镇、夜市兴盛 3. 明代: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叫做“商帮” 商业发展的特点 城市逐步增多,发展繁荣 严格限制阶段:从周至唐,坊市分开 放松限制阶段:宋至明清,坊市界限打破, 唐宋时,沿海上陶瓷之路,出现一些沿海港口城市如泉州、明州、扬州 2.1.6 “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C 重农抑商政策:我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政策。

产生于战国时代,贯穿于封建社会始终 内容: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即保证经济政策向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方面倾斜。

评价:

①封建社会前期,主要为积极作用——促进了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了地主阶级的政权。

②封建社会后期,主要为消极作用——严重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反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中国社会发展滞后。

1.生产工具的进步: ①农具材质的更新: 原始社会、商周时期:耒、耜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铁农具使用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