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分蘖
从麦苗基部茎节上长出的分枝叫做分蘖。通常小麦的分蘖是由分蘖节上长出的。但在特殊情况下,也有在地上部节间的节上长出分蘖的现象。一般播种期正常、土壤、水肥、气温条件合适,小麦都能长出分蘖。但在播种过晚、过密、过深,或土壤干旱贫瘠的条件下,往往不能出生分蘖,形成独秆弱苗。所以分蘖的多少与健壮程度也常作为苗情分析的指标。通常要根据麦田中分蘖多少,长势情况,以及分蘖成穗的数量,采取相应的栽培管理方法。正常生长的小麦会产生较多的分蘖,一般冬小麦,健壮的麦苗在冬前可有3~5个分蘖出现,多的可达7~8个分蘖,这些分蘖有自己的根系,可以相对独立的生长发育,但这些分蘖不一定都能成穗,只有较早出生的低位蘖(大蘖)才能成穗,小分蘖在拔节期两极分化时将逐渐死亡。冬小麦的春季分蘖大多不能成穗,只有在冬前分蘖很少,群体较少时,春季管理合适,才有可能使早春的分蘖成穗。
分蘖穗是构成产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单位面积穗数由主茎穗和分蘖穗两部分构成。目前在一般播种适期的高产麦田,分蘖穗占总穗数的60%以上,中产麦田在50%以下,晚播、干旱、贫瘠的麦田,主要以主茎成穗为主,分蘖穗占比例较小。分蘖是壮苗的重要标志。正常秋播的冬小麦,分蘖较多且健壮的麦苗通常被认为是壮苗。分蘖还有再生作用,当主茎和分蘖遇到不良条件而死亡之时,即使分蘗期已经结束,只要水肥条件适合,仍可再生新的分蘖。所以生产上应根据麦田群体状况和分蘖的消长规律,及时采取合理的促控措施,以促进大蘖成穗,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产量。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