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繁殖对虾
对虾有着复杂的发育过程,人工繁殖并不那么容易从虾卵受精、胚胎发育到孵出的幼体,不那样是条小鱼苗,而是一种无节幼体,还要经过12次蜕皮,经过蚤状幼体、糠虾幼体阶段才变成仔虾;仔虾要再经过14次以上的蜕皮,才变得与大虾相似。在各个不同阶段,因胃口不同,就得'喂给合适的食物,再加上必须掌握适宜于虾生长发育的水质、海水比重、水温、光线、氧气等条件,就显得比较复杂,必须加强管理才能成功。
通常搞对虾的人工繁殖,要准备好经过药物杀菌的育苗池,要有经过过滤的海水,要提前繁殖好对虾幼体喜爱吃的植物性饵料单胞藻(扁藻、小新月菱形藻、角褐指藻)和浮游动物饵料轮虫、丰年虫等。然后捉来成熟的亲虾,放进尼龙筛绢制成的孵化箱里,让它们自然产卵、受精和孵化。一般成熟的亲虾提来当天就会产卵,一对亲虾一次可产约100万粒卵。产过卵的对虾不要立即从孵化箱中取出,可借助它的活动造成水流使卵粒受水流的冲动而均匀分散有利孵化。受精虾卵孵化1一2天,胚胎发育即可完成,无节幼体破膜而出。
这时期它还没有完整的嘴和消化器官,不吃食,靠卵黄生活,经过6次蜕皮变态,变成状幼体,嘴和消化器官已经完整,开始吃食物可以移到育苗池中饲养。由于幼体的口腔很小,得先喂单胞藻,几天后,才可喂浮游动物给幼体作饵料。蚤状幼体又经过3次蜕皮变态,约4、8天变成糠虾幼体,任然喂浮游动物饵料。再过4、8天经3次蜕皮变态,变成仔虾。仔虾在育苗池中饲养一周,即可迁移到养殖池中饲养,对于虾的人工繁殖来说算是完成了任务。接着就得注意养殖管理,除每天巡池观测外,要认真更换海水、施肥、防汛、防逃等,再过4、5个月后,即长成对虾。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