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般若是谁

般若是谁

发表时间:2024-07-29 18:35:25 来源:网友投稿

般若(734—?),唐代密教僧人、译经家。姓乔答摩尊称“般若三藏”。迦毕试国(今阿富汗境内之Be-gram)人。据《般若三藏续古今翻译经图纪》及《贞元录》、《续开元录》、《宋高僧传》卷三等载,七岁出家,依大德调伏军诵四《阿含》及《阿毗达磨》。十四岁随师至迦湿弥罗国,学习有部律及《俱舍论》、《大毗婆沙论》等,先后七年。

二十进具戒二十三岁至中印度那烂陀寺,学习大乘经论,并依智护、进友、智友三大论师,受学《唯识》、《瑜伽》、《中边》诸论及声明、因明、医明、工律和《金刚经》等,并巡礼双林八塔等圣迹,先后达十八年。其后往南印度求学密教,在乌荼国王寺从灌顶师法称受习瑜伽密教,又历数年。后携密典泛海入唐,建中二年(781)到达广州府,翌年入长安。

贞元二年(786),开始译经。初与景教徒景净试译未果,至四年于西明寺开设译场,译出《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十卷。奉进后赐绢一百匹、冬衣一副。十二月敕住醴泉寺思惟院,奉敕译出《六波罗蜜经》中真言、印契等内容,唐梵相对,即为《六波罗蜜经音义》二卷。又译《佛说大华严长者问那罗延力经》、《般若心经》各一卷,与牟尼室利同译《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十卷、《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八卷,敕赐三藏名号及紫袈裟。

奉命出使迦湿弥罗国。途取太原、振武、回鹘、北庭、镇西、大食、天竺之道,经二年返回长安。南印度乌荼王进《华严》梵夹,奉敕翻译。译出四十卷与旧《华严·入法界品》同本。元和初年(806)日本空海曾至醴泉寺受法,付嘱所译诸经。另译有《诸佛境界摄真实经》三卷、《延塔延命功德经》一卷。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