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后期怎样管理才高产
1、选用良种 良种是高产的内因。近几年来表现良好的有鄂芝1号、襄芝2号、豫芝4号、中芝7号、中芝8号、中芝10号和黑芝麻中芝9号等。它们综合性状好,产量均达到每亩100公斤以上,而且适应性强,可在各地种植。
2、轮作换茬 芝麻连作,会使病害加重。据调查芝麻连作1年,大田发病率达50%以上,连作2年高达80%。所以最好与玉米、甘薯、大豆、高粱、棉花等作物实行3~4年的轮作。
3、沟厢改革 芝麻不耐渍涝,受渍后极易被病害浸染,而且根系生长发育不良,特别是后期易被风刮倒。所以应改平作为深沟窄厢,使田间既能排明水,又能滤暗渍,芝麻就能正常生长。一般厢宽1.5~2米,厢沟宽30厘米左右,沟深应深于耕层。
4、双层播种 在适期早播的前提下,实行“抢晴双层播种”,即在土地耕翻后,立即夹播1层种子,耙1次单耙,再播1层种,最后进行横耙、直耙、对角交叉耥耙,把土耙碎耙平。这样播种的好处是:天干地旱时,底层种子可吸收水分按时出土;雨天墒情足时,上层浅层种子可完全出苗。能做到干旱和雨天双保险,确保一播全苗,一次齐苗。
5、合理密植 亩产100公斤以上,芝麻种植密度为:单秆型品种1.5万~1.8万株左右,株距13~16厘米,行距26厘米;分枝型品种8000~10000株,株距22~24厘米,行距33厘米。芝麻出苗后要及时间苗,“想吃芝麻油,先破十字头”,即要求在第1对真叶时就要进行第1次间苗,拔除过密苗,以叶不搭叶为度;到3~4片真叶时要进行第2次间苗,以促进芝麻幼苗的均衡健壮生长,防止“苗荒苗”。间苗时发现缺苗时,要及时带土移苗补栽上。当芝麻长至12~15厘米时,要立即进行最后1次间苗并定苗。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