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侵蚀作用的种类以及形成的地貌

侵蚀作用的种类以及形成的地貌

发表时间:2024-07-29 19:42:29 来源:网友投稿

一、侵蚀地貌

侵蚀地貌分为:下蚀(侵蚀河床)、侧蚀(侵蚀阶地、谷地)、溯源侵蚀(侵蚀谷坡,向河源方向延伸)。

1、下蚀一般在上游最突出,原因是河流的上游多为山区,落差较大,河流速度快,所以下蚀严重。

2、侧蚀在中下游最突出,中下游落差较小,水流减慢,所以侧蚀严重。

3、溯源侵蚀的根本原因在于‘下蚀’,所以在河流的源头出现。

二、堆积地貌

堆积地貌分为:河漫滩(平原)、堆积阶地、洪积-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等。

1、洪积-冲积平原发育于山前。在山区由于地势陡峭,洪水期水流速度较快,携带大量泥沙和砾石。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地貌,称为洪(冲)积扇地貌。洪(冲)积扇不断扩大而彼此相连,就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2、河漫滩(平原):在中下游地区,河流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不断升高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洪水季节被水淹没继续堆积。如果河流改道或向下侵蚀,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就形成河漫滩平原。

3、三角洲:当携带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入海口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会沉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