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莆田为什么要改名

莆田为什么要改名

发表时间:2024-07-29 21:14:44 来源:网友投稿

莆田地名来历之一

涵江先民早在唐代就凿塘储水,筑涵泄涝、灌溉良田。唐代位于涵江北部,开凿了"洁页洋塘"和南洋的"国清塘"为当时南北洋平原的著名水塘。涵江人民开垦耕地,多在水塘,水涵周围。这里易于泄涝蓄水,一旦雨季来临,江河之水暴涨,可保农田不受水淹之害,余水便通过水涵排入大海。现在涵江市区的"咸草顶"正是当时"水涵头"之一。这就是涵江俗称为"涵头"的来历。

莆田地名来历之二

"新县"不是县,它是莆田县山区片的一个乡镇。

"新县"的由来是这样的: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在游洋镇(今属仙游县)置兴化县,元皇庆元年(公元1312年)迁兴化县治于湘溪,人称为"新县"。明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裁兴化县后,湘溪改隶莆田县,群众仍习惯称湘溪为新县,故今新县镇亦沿用此名。

"新县"在明代裁兴化县后,划属莆田县为广业里。建国后属十区、十二区、新县区、新县乡,1958年建立新县人民公社,现为新县镇,距县城51公里。

"新县"全境皆山,溪流多,水源丰富,处处形成落差,是发展中小型水力发电的天然资源,几年来已建了好几个水力发电站。溪村的夹上的夹草堂,是我国宋代著名历史学家郑樵著作《通志》的地方,山上遗迹甚多,风景幽美,闻名国内外。还有文笔村的"清乐桥",建于元代,至正间兴化县知县常瓒写的桥名碣尚存。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