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别称
童年到老年的各年龄段在我国古代都有特定的称谓,这些雅称符合古代各年龄段人群的体貌特征及身体状况,形象贴切,如今品味起来依然令人口内生津满脑留香,别有一番感受
童年古代称之为总角.<诗经.齐风.甫田>中形象的做了注解,“总角, 兮”,角,就是指小发髻; 是指儿童的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礼记.内则≥中把儿童解释为“拂髦,总角”,意思是把儿童额前的短发扎起来称为总角.东晋著名经济学家郑玄为总角做了注释,“总角,收发结之”.由此可见总角是古代儿童特有的发型装扮,童年正是天真无邪浪漫快乐的季节.所以古人把童年时代称之为“总角”.
青年 青年是指十五六岁到三十岁左右的年龄段.
古代男子长到十五六岁至二十岁的时候,被称为“束发”.这个年龄,男孩子都要“系结头发”,代表男孩即将成人.明代的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中有“余自束发读书轩中”的句子,即说明他到十五六岁时就扎起头发在轩中发奋图强了.
女子十五岁古代称之为及笄.笄,是指古代盘头发的一种簪子.在古代,女子十五岁的时候就必须把头发盘成特有的发髻,用笄扎住,表示已经到出嫁的年龄.≤礼记.内则≥中说,“女子......十有五年而笄”就是这个道理.
男子二十岁称之为弱冠.弱,指年少;冠,是指古代男子二十岁行戴“冠礼”,表示男子已经成人,同女子“及笄”之礼相同.“弱冠”一词源于≤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故用此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龄.古代诗人左思的≤咏史诗≥中有“弱冠弄柔翰,单荤观群书≥的诗句,表达了二十岁的年轻人风流潇洒,勤勉好学的态度.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