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鹌鹑死胎蛋原因

鹌鹑死胎蛋原因

发表时间:2024-07-30 01:03:21 来源:网友投稿

鹌鹑蛋在孵化期常出现胚胎死亡现象,给养殖户造成损失。引起胚胎死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笔者就前期、中期、后期、出雏四个阶段分析总结如下。

一、孵化前期(1~5天)

1.种蛋被病菌污染。病菌主要是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等,或经母体侵入种蛋,或检蛋时未妥善处理,被病菌直接感染, 造成胚胎死亡。所以种蛋在产后1小时内和孵化前都要严格消毒,方法为1∶1000新洁尔灭溶液喷于种蛋表面,或按每立方米空间30毫升福尔马林加15克高锰酸钾熏蒸20~30分钟,并保持温度为25~27℃、湿度75%~80%。

2 .种蛋保存期过长。陈蛋胚胎在孵化开始的2~3天内死亡,剖检时可见胚盘表面有泡沫出现、气室大、系膜松弛,所以种蛋应在产后7天内孵化为宜。

3.运输中种蛋受到剧烈震动,致使系膜松弛、断裂、气室流动,造成胚胎死亡。所以种蛋在转移时要做到轻、快、稳,运输过程中做好防震工作。

4.种蛋缺乏维生素A。胚胎缺乏必需的营养成分导致死亡,在种鹌鹑饲养时应保证日粮营养丰富、全面。

二、孵化中期(6~13天)

胚胎中期死亡主要表现为胚位异常或畸形。主要是种蛋缺乏维生素D、维生素B2所致。应加强种鹌鹑的饲养。

三、孵化后期(14~16天)

1.通风不良,缺氧窒息死亡,剖检可见脏器充血或淤血,羊水中有血液。所以必须保持孵化室内通风良好,空气清鲜,O2达到21%,CO2为0.04%,不得含有害气体。

2.温度过高或过低。温度过低胚胎发育迟缓;温度过高,脏器大量充血,出现血肿现象。孵化期温度控制的原则是前高中平后低,即前中期为37.8℃后期为37.3~37.5℃。

3.湿度过大或过小。湿度过大胚胎出现“水肿”现象,胃肠充满液体;湿度过小,胚胎“木乃伊”化,外壳膜、绒毛干燥。湿度控制原则是两头高、中间低,即0前期湿度为60%~65%,中期为50%~55%,后期为60%~70%。

四、出雏(17~18天)

出雏死亡表现为未啄壳或虽啄壳但未能出壳而致死亡。原因是:

①种蛋缺乏钙、磷;

②喙部畸形。应加强种鹌鹑的饲养。

综合以上原因可知,前期鹌鹑胚胎死亡主要是因为种蛋不好,或因内源性感染,中期主要是营养不良,后期主要是孵化条件不良所致。养殖户应对症下药,加强管理,积极预防,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