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梨木虱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梨木虱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发表时间:2024-07-30 01:15:46 来源:网友投稿

梨木虱在每年发生3~5代,但以3代为多。以成虫在树上裂缝、剪锯口、杂草、落叶及土壤中越冬。越冬成虫在3月上旬开始出蛰活动;

3月中旬为出蛰盛期;

3月下旬是出蛰末期,出蛰期长达一个月左右。越冬成虫对温度敏感,当气温平均达1℃以上时,特别是晴朗天的中午,成虫便出来活动,在一年生枝上取食危害并交尾产卵。梨木虱第l代若虫主要潜入芽的鳞片内或群集于花簇基部和未展开的嫩叶内危害。第2、3代若虫,主要在新梢枝轴、叶柄的叶腋处,或隐没于分泌物中,或潜入蚜虫为害的卷叶内危害,第3代若虫是梨木虱种群的增殖高峰,数量较大。

5月中旬出现第1代成虫;

5月下旬为羽化高峰,以后各虫态同时发生,世代重叠。成虫主要在新梢、叶柄、叶片中脉及叶绿锯齿上产卵,叶背极少。成虫生殖力强,平均每雌虫产卵295粒左右。第2代成虫大致出现在6月中旬,第3代成虫出现在7月中旬、第4代成虫出现在8月下旬,且多为越冬型,少部分发生早的仍可产卵,在9月下旬出鹏五代成虫,该代全部为越冬型。

梨木虱的发生与温度和降雨有密切关系,在高温干旱的季节或年份发生较重。反之雨水多、气温低,则发生轻。

梨木虱的天敌很多,据观察主要有花镜、中华草岭、瓢虫、蓟马、寄生蜂和肉食性螨等。其中以瓢虫的抑制作用最大。

3、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防治梨木虱应重点放在前期,抓关键期,并树立全年性综合防治的观念。采用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等防治措施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其危害程度降到最低。

3.1农业防治

早春或秋末清理果园,刮树皮结合施基肥,将落叶、杂草清理集中,同肥料一起深埋;秋末灌冻水等措施,可有效地消灭越冬成虫,同时对越冬的梨小食心虫、黄粉蚜等害虫也起到杀灭作用。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