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文言文璞与朴的意思谁知道

文言文璞与朴的意思谁知道

发表时间:2024-07-30 01:29:10 来源:网友投稿

文言文璞的意思

pú〈名词〉含有玉的石头或未雕琢过的玉。

《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

【又】比喻质朴、淳朴。蔡邕《释诲》:“颜歜抱璞。”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午集上】【玉】璞·康熙筆画:

1、7·部外筆画:

1、2

《广韵》《韵会》匹角切《正韵》匹各切,音朴。《玉篇》玉未治者。《增韵》玉未琢。《韵会》玉素也。《老子·道德经》璞散则为器。

又姓。《正字通》明璞俊。

又《韵补》叶普木切,音朴。《司马彪·赠山涛诗》卞和潜幽冥,谁能证奇璞。冀愿神龙来扬光以见烛。

《正字通》或曰璞本有朴、仆二音,非叶也。《正韵》收璞入六药,一屋阙璞,误。

文言文朴的意思

pǔ①〈名词〉未加工的木材。《老子》:“朴散则为器。”【引】本钱;成本。《商君书·垦令》:“贵酒肉之价,重其租,令十倍其朴。”②〈名词〉本真,本性。《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③〈形容词〉质朴;淳朴。《汉书·黄霸传》:“浇淳散朴。”bú①〈名词〉丛生之木。《诗经·大雅?棫朴》:“芃芃棫朴。”②〈动词〉附着。《高君书·垦令》:“农民不伤,奸民无朴。”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韵会】匹角切,音璞。【说文】木皮也。【徐曰】药有厚朴,一名厚皮,木皮也。【本草别录】其树名榛,其子名逐折。

又与朴同。【史记·文帝纪】示敦朴爲天下先。

又【战国策】范雎曰:郑人谓玉未理者朴,周人谓䑕未腊者朴。

又【博雅】朴,大也,猝也,离也。

又【正韵】匹各切。

又【集韵】匹切,音踣。义同。

又【玉篇】普木切,音扑。本也。

又【集韵】披尤切,音䬌。夷姓。【魏志】建安二十年,巴夷王朴胡举巴夷来附。

又叶蒲沃切音僕。【陈琳·玛瑙勒赋】太上去华尚素朴兮,所贵在人匪金玉兮。

说文解字

木皮也。从木卜声。匹角切。

说文解字注

(朴)木皮也。洞箫赋:秋蜩不食抱朴以长吟。李注:抱音附。引苍颉篇:朴,木皮也。颜注急就篇、上林赋厚朴曰:朴,木皮也。此树以皮厚得名。

按广雅云:重皮,厚朴也。从木卜声。匹角切。三部。按凡鞭扑字从手作扑,卽攴字也。凡树皮字从木作朴。凡棫朴朴属字作朴,卽㯷之省也。凡朴素字作朴。皆见说文。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