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触角长尾巴的虫子是什么
衣鱼.古人常说的蠹虫就是它,因为它比较喜欢啃书,又怕光,所以你可能在某一本尘封已久的书里就发现了它的踪迹。毕竟它的食物就是糖,不像我们人类,也就吃点葡萄糖之类的单糖,果糖之类的双糖,再甚一点淀粉类的多糖就是我们的极限了。它不仅通吃上面所有的糖,还钟爱纤维素,这也就不难理解书籍为什么被它啃食了。
衣鱼喜生活在温湿处。经常出现在涂过糨糊的旧书堆、字画、毛料衣服和纸糊的箱盒中,甚至冰箱底部、开暖气的浴室、地砖的裂缝里、厨房墙壁缝内都可能会有衣鱼的踪影。衣鱼怕日光所以常躲藏在黑暗处,昼伏夜出。衣鱼对温、湿度反应敏感,适宜衣鱼孳生的环境温度为16℃ ~30℃,相对湿度为75%~95%。当温度和湿度不适宜衣鱼孳生时,衣鱼就会向温、湿度适宜的环境中迁移。
衣鱼这个小东西除了啃书,啃带有纤维素的棉花什么的,也没啥害处,身体又脆弱,天敌还不少,像蜘蛛、蠼螋、蝇虎之类的。衣鱼为防它们捕食,停息时总是不停地摆动着尾梢,诱使天敌将注意力集中到尾梢上来,当尾巴被抓住,分节的尾毛即断掉,身体便可乘机逃脱。
它属于缨尾目衣鱼科370多种。不同于不完全变态发育,衣鱼的发育模式是“表变态”的,它从卵中孵化出来的幼虫就已经具备了成虫的形态,之后幼虫蜕皮,身体变大,性器官逐渐成熟,在成虫阶段仍然会不断蜕皮的变态模式。按不同生活环境而定,衣鱼从幼虫变成虫需要至少四个月的时间,不过有时候发育期会长达三年。在室温环境下,大概一年就发育为成虫,寿命约为两到八年。一条衣鱼的一生里会经历大约八次脱皮;不过衣鱼不断生长,一年脱皮四次也不足为奇。
衣鱼的交配行为非常复杂,往往会持续半小时之久,这在昆虫中是不多见的。交配行为的第一阶段,雌雄衣鱼会头对头,用触角互相触碰,不断前后移动身体。第二阶段是女追男跑。前戏结束之后是第三阶段,雄虫迅速在地上产下一个用丝包裹的精包,然后雌虫会爬过来把这一滴精子纳入体内。温度在摄氏25至30度,雌虫就会在物件的裂缝里产大约一百颗卵,经过短则两周,长则几个月的孵化期,小衣鱼破壳而出。刚孵化或者蜕皮的衣鱼是白色的,随后它身上会长出带有金属光泽的鳞片,看上去银光闪闪的,所以也有人管衣鱼叫“白鱼”或者“银鱼”。可是在寒冷或干燥的环境下,衣鱼是不会繁殖的。
古人为了防治它,多用带有特殊气味的香料,比如樟脑等。你如果不想家里有这个小东西就多通风,多开窗,经常拿出来东西晒一晒,衣鱼必须要有潮湿及有空隙的环境才能生存,只要环境干燥、建筑物没有裂缝,衣鱼就会自然消失了。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