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中分配因子名词解释
保留时间:从进样至被测组分出现浓度最大值时所需时间
2.基线:在操作条件下,仅有纯流动相进入检测器时的流出曲线
3.定性分析:鉴定式样由哪些元素、离子、基团或化合物组成,即确定物质的组成。
4.定量分析:测定试样中各种组分(如元素、根或官能团等)含量的操作
5. 基线:无试样通过检测器时检测到的信号
6. 保留时间:溶质通过色谱柱的时间,及从进样到柱后洗出最大浓度的时间。通常用tR表示,
7. 死时间:不与固定相作用的气体的保留时间,以tM表示
8.调整保留时间 :tR’=tR-tMtM
9. 半峰宽:色谱峰高一半处的宽度
10.分配系数 :组分在固定液与流动相中达到平衡时的浓度之比。
11. 保留因子:保留因子(容量因子或分配比):溶质分布在固定相和流动相的分子数或物质的量之比,以k表示
12.梯度洗脱:在一定分析周期内不断变换流动相的种类和比例,使混合样品中各组分都以最佳平均k值通过色谱柱。适于分析极性差别较大的复杂组分
13塔板理论:塔板理论认为,一根柱子可以分为n段,在每段内组分在两相间很快达到平衡,把每一段称为一块理论塔板。设柱长为L,理论塔板高度为H,则 H = L / n 式中n为理论塔板数
14.速率方程:H=A + B/u + Cu式中u为流动相的线速度;A,B,C为常数,分别代表涡流扩散项系数、分子扩散项系数、传质阻力项系数。
15.分离度:相邻两色谱峰保留值之差与两组分色谱峰底宽总和之半的比值,用R 表示。分离度可以用来作为衡量色谱峰分离效能的指标。
16.程序升温:柱温按预定的加热速率随时间作线性或非线性的增加
17气相色谱(GC)仪包括载气系统进样系统色谱柱检测系统记录仪
18.色谱法特点:分离效率高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应用范围广
19色谱定性方法:利用纯物质定性利用文献保留值定性
20.定量方法:峰面积测量内标法外标法
21. 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气相色谱(GC)有何不同?
(1).分析对象的区别 GC:适于能气化、热稳定性好、且沸点较低的样品,占有机物的20%; HPLC: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