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叶子的特点
韭菜的叶子为簇生状,叶面覆有蜡粉,气孔陷入角质层中,属耐旱叶型。一株韭菜的叶数因品种和栽培条件不同而变化。密植时为3~5片,稀植时为5~9片。环境条件适宜时,每7天长1片叶。气候条件干旱时,长出的叶片较多;阴雨天,老叶自然腐烂脱落。叶片呈扁平带状。
叶由叶鞘和叶片组成。叶鞘抱合成“假茎”,“假茎”基部呈葫芦形,着生在根状茎的顶端。叶鞘高10厘米左右,起支撑叶片的作用,防止叶片倒伏。叶鞘基部为分生组织,收割后,可继续增长,长出新的叶鞘和叶片。所以收割时不宜留茬过低。叶鞘的长短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优良的品种叶鞘长,栽培中适当培土,可使叶鞘向上延伸,这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韭菜地上部茎叶干枯或收割后在其萌发的头10天,叶片的生长主要靠鳞茎贮藏的养分供给,中间这10天里由于叶面生长光合能力得到提高,叶片所需要的养分可以自给,再接下来的10天里,由于叶片光合作用进一步加强,养分在自给的情况下,部分转移到地下部贮藏,供下一刀韭菜生长用,韭菜地上部生长和地下部贮藏养分的关系是消耗—平衡—积累,一般是1个月为1个周期,只有1个月收割一次韭菜才能常割不衰,保护地韭菜生长1个周期大约40~45天,我们知道这个周期就应在生产上注意,不致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韭菜叶长30~40厘米,叶片宽多在0.4~1厘米左右,宽者可超过1厘米。叶色有深绿和浅绿两种。叶组织中含有叶绿素和叶黄素。在光照条件充足时,叶绿素充分发育,叶片呈绿色。光照不足时叶绿素发育不良,叶黄素才能发育,叶片呈黄色,叶身中的维管束木质部则不发达,叶肉组织中纤维素程度大为减弱,这样就形成软化。经软化后叶纤维少,组织柔嫩,商品价值大大提高。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