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高温玉米是什么

高温玉米是什么

发表时间:2024-07-30 05:04:02 来源:网友投稿

1、高温对玉米生理生化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在高温条件下,可降低光合酶的活性,破坏叶绿体结构和引起气孔关闭,从而影响光合作用。更主要的是在高温条件下呼吸强度增强,消耗明显增多,而使净光合积累减少。有试验表明当田间CO2浓度为200~300ppm时,气温30℃,玉米光合强度为50毫克CO2/分米2?小时,当气温升高至40℃时,光合强度减弱至35~40毫克/分米2?小时。即高温比适温的光合强度降低20%~30%。

据报导玉米受38℃~39℃热害3小时之后,光合效率下降70%,受热害1小时之后,光合效率也下降40%,在20℃的环境中经过6小时,光合效率仅能恢复至65%。说明38℃~39℃的高温热害时间越长受害越重,恢复愈难。

当气温高于32℃~35℃时不利于开花授粉,由于花粉粒在通常情况下,其活力只能保持5~6小时;8小时以后活力显著下降;

24小时以后完全丧失活力。同时玉米花粉含水量只有60%,且保水力弱,在高温干燥环境下容易失水干瘪,散粉后1~2小时,花粉粒迅速失水,丧失活力而不能授粉。

在玉米籽粒灌浆成熟期,当日平均气温高于25℃时,因淀粉酶的活性受影响而不利于干物质的运输与积累。

2、玉米高温热害类型

(1)延迟型危害

在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较长时间受到不同程度的高温危害,使光合作用受阻,酶活性减弱,致使生长发育减慢。

(2)障碍型危害

在玉米生殖器官分化期到抽穗开花期,遭受异常高温危害,使生殖器官受到损害,造成不育或部分不育而减产。这种危害时间较短,但受害后难以恢复正常,表现为秃顶、缺粒、缺行甚至无果穗而减产较大。

(3)生长不良型

玉米在营养生长期受害后,致使高度降低,叶片数减少,粒数减少,穗变短。但成熟期没有明显延迟,千粒重也影响不大。主要因粒数少、生长弱而减产。

(4)混合型 在同一年内发生前期高温而使生长发育不良,后期又受低温危害造成灌浆缓慢,使玉米严重减产。

3、玉米热害指标

据有关研究认为,在35℃的环境下,玉米苗期的生长高度、干物重都受到明显影响。玉米抽雄期当温度高于32℃,授粉将受影响;后期温度高于25℃,如又遇干旱将出现高温逼熟而减产。

(1)玉米各生育阶段的热害指标 以中度热害为标准,苗期为36℃;生殖期为32℃;成熟期为28℃。

(2)出叶速度与温度关系(营养生长期)

33℃时受高温轻度危害,出叶速率开始下降;

36℃时受中等危害,出叶速度明显下降;

39℃时受害严重,出叶速率严重下降。

(3)轻、中、重度热害对产量的影响

以全生育期平均气温为标准;

29℃轻度热害,将减产10%左右;

33℃中度热害,将减产50%以上;

36℃严重受害,将造成绝产。

玉米生育期不同,热害指标有明显差别,总趋势是苗期最耐热,生殖期次之,成熟期最不耐热。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