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北宋科举制改革的目的

北宋科举制改革的目的

发表时间:2024-07-30 05:30:06 来源:网友投稿

北宋科举制改革主要有两个目的:

1、增加录取名额,扩大取士规模

宋代的科举考试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由于录取范围的扩大,录取人数也成倍的增多,这就降低了人才的流失,促使有才之士能有更大的平台去表现自己,为朝堂引进更多才子,使文化能得到大幅的传播。

宋太祖为了选拔真正的栋梁之才,开始实行了殿试,自此之后,殿试成为最高一级别的考试,所有及第的人均是天子门生,隶属于皇帝选举。

同时公平对待寒门子弟,给他们机会参加考试,让他们在考试中不受排挤。所以宋朝很多有才华的官员出身都是清贫的。

宋朝统治者选取了许多真正有才华有能力的人做官,为当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提升了读书人的地位,同时宋朝也扩大了考试范围,不仅允许读书人参加考试,也允许经商的人参加考试。

2、完善考试制度,规范考场纪律

宋朝随着科举考试的发展,五花八门的作弊手段也逐渐显露出来,宋朝想出了许多方法来规避作弊。通过以下这三种方法,严格管理考场制度,大大降低了作弊的可能,营造了良好的考试氛围,为人才的选拔创造良好的环境。

首先是考前的预防,即“锁院”,在考前,把主考官锁到贡院,直到考试后在放出,从而避免有权有势的官宦人家贿赂主考官。

其次是判卷过程中的预防,即“糊名”,就是将试卷的考生信息进行卷首密封,防止判卷人员被买通的现象。再次防止考试中做手脚,即“誊录”,即考生答完试卷后,派书吏用朱笔抄写考生的试卷,再交给考官阅览。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