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门槛石俗称

门槛石俗称

发表时间:2024-07-30 06:13:23 来源:网友投稿

门槛的历史门槛,俗称"门坎"或"门槛儿"。最早在唐、宋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后兴盛于清末民初,甚至现在很多地方还可以看到。我国最早的门槛实物在元代建筑物上,是古代房屋门下方的一根横木或石条。在古代豪门大宅门槛儿越高表明房屋主人地位越高。

以北京四合院为例,很多宅院大门口都有门墩石一对。也称之为“门鼓”或“抱鼓石”,门鼓后部是“门臼”,也就是装门轴的部位。位于门鼓和门臼之间的部位刻有一个槽,门槛就装在这个槽子里。这是活动式的门槛必要时可以取下来的。

在闽南清朝以前的建筑也有很多是这种木质的门槛。例如南安石井的“中宪第”。但是清末民初以后,很多民居宅院已经改为石质的门框和门槛了。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