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朝的由来及形成原因

朝的由来及形成原因

发表时间:2024-07-30 07:14:12 来源:网友投稿

①朝(拼音:zhāo、cháo)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日出草木之中而月还未落的样子,本义指早晨,如:朝阳、朝露。“朝”是一天的开始,也表示今天,如:今朝。以上义读zhāo。

“朝”也读cháo。古代早朝听政,百官皆至,所以就把早晨聚众议事的地方称为“朝廷”。把大臣见皇帝叫上朝、朝见。由朝廷这层意思,把君主统治的时期称为朝代。由朝见皇帝这层意思,“朝”字又有面对着的意思,这是唐以后的晚起义。另外“朝”也是朝鲜的简称。

②近字辨析

一、旦、朝(zhāo)

二字都表示太阳初升的时候,但所表示的时间范围不尽相同。“旦”指夜刚尽、日初出时,而“朝”则指日出至早饭这段时间。

二、朝、向

“朝”在“正对着”“引入动作的方向”“引入动作的对象”的意义上,可以用“向”。介词“向”可以用在动词后,“朝”不能,如:奔向远方、从胜利走向胜利。介词“朝”后只能用指身体动作、姿态等的具体动词,不能用抽象动词。下例里的“向”不能用“朝”:向人民负责、向群众学习、向老师借了一本书。

③古籍释义

一、说文解字

【卷七】【倝部】陟遥切(zhāo)

旦也。从倝舟声。

说文解字注

旦也。

注:旦者,朝也。以形声会意分别。《庸风》:崇朝其雨。传云:崇,终也。从至食时为终朝,此谓至食时乃终其朝。其实朝之义主谓日出地时也。《周礼》:春见曰朝。注曰:朝犹朝也,欲其来之早。《毛诗》叚(假)輖为朝。《周南》惄如輖饥。传云:輖、朝也。此谓叚借也。

从倝舟声。

注:陟遥切。二部。按舟声在三部,而与二部合音冣(最)近。《毛诗》以周声之调輖为朝,则朝非不可读如舟也。

二、康熙字典

【辰集上】【月字部】朝 ·康熙笔画:

1、2·部外笔画:8

古文:晁。《唐韵》《广韵》《集韵》《类篇》《韵会》竝陟遥切,音昭。《说文》:旦也。从倝舟声。《尔雅·释诂》:朝,早也。《诗·鄘风》:崇朝其雨。传:崇,终也。从旦至食时为终朝。

又朝鲜国名。

又姓。《姓氏急就篇》:朝氏,蔡大夫朝吴声子之后。唐日本人朝衡。汉鼂错亦作朝。

又《广韵》直遥切《集韵》《韵会》《正韵》驰遥切,竝音潮。《尔雅·释言》陪朝也。注:臣见君曰朝。《书·舜典》:群后四朝。《周礼·春官·大宗伯》:春见曰朝。注:朝,犹早也。欲其来之早。《礼·曲礼》:天子当宁而立,诸公东面,诸侯西面,曰朝。疏:凡天子三朝:其一在路门内,谓之燕朝。其二是路门外之朝,谓之治朝。其三是臯门之内,库门之外,谓之外朝。

又《王制》:天子无事,与诸侯相见曰朝。

又同类往见亦曰朝。《史记·司马相如传》:临邛令谬为恭敬,日往朝相如。

又郡守听事亦曰朝。《后汉·刘宠传》:山谷鄙生,未尝识郡朝。

又《集韵》追输切,音株。朝那县名。

又《韵补》:叶陈如切。《急就章》:向夷吾竺谏朝。《易林》:赤帝悬车,废职不朝。叔带之灾居于氾庐。

又叶蚩於(yú)切。王逸《九思》:望旧邦兮路逶随,忧心悄兮心勤渠。魂茕茕兮不遑寐,目眇眇兮寤终朝。

又叶张流切。韩愈《祭穆员外文》:罔有疑忌,惟其嬉游。草木之春鸟鸣之朝。

又叶株遇切。《前汉·叙传》:贾生矫矫,弱冠登朝。遭文叡圣屡抗其疏。

又叶直照切。陆云《夏府君诔》:既穆其绩,英风弥邵。天子有命曾是在朝。频繁帷幄祇承皇耀。

又叶直祐切。韦孟《在邹诗》:微微小子,既耇且陋。岂不牵位秽我王朝。

三、广韵

陟遥切平宵端 ‖朝声宵2部

早也。又旦至食时为终朝。又朝鲜国名。亦姓《左传》有蔡大夫朝吴。陟遥切。又直遥切。二。

直遥切平宵定 ‖朝声宵2部

朝廷也。《礼记》曰:“诸侯于天子,五年一朝。”又姓,唐有拾遗朝卫。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