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怎么解释冬伤于寒春病温

怎么解释冬伤于寒春病温

发表时间:2024-07-30 08:38:15 来源:网友投稿

经谓“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是训人有伏气之为病也。夫冬伤于寒甚者即病,则为伤寒,微者不即病,其气伏藏于肌肤,或伏藏于少阴,至春阳气开泄,忽因外邪乘之,触动伏气乃发,又不因外邪而触发者,偶亦有之。其藏肌肤者都是冬令劳苦动作汗出之人;其藏少阴者,都是冬不藏精肾脏内亏之辈。此即古人所谓最虚之处,便是容邪之处。何刘松峰、陈平伯诸公,皆谓并无伏气,悖经之罪,其何逭乎!据丰论春时之伏气有五∶曰春温也,风温也,温病也,温毒也,晚发也。盖春温者由于冬受微寒,至春感寒而触发。风温者亦由冬受微寒,至春感风而触发。温病者亦由冬受微寒,寒酿为热,至来春阳气弛张之候,不因风寒触动,伏气自内而发。温毒者由于冬受乖戾之气,至春夏之交,更感温热,伏毒自内而发。晚发者又由冬受微寒,当时未发,发于清明之后,较诸温病晚发一节也。此五者皆由冬伤于寒,伏而不发,发于来春而成诸温病者,当辨别而分治之。这是清代医家雷丰《时病论》的论断,窃以为颇为中肯。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