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人为什么有感性思维

人为什么有感性思维

发表时间:2024-07-30 08:50:51 来源:网友投稿

所谓感性认识,是指人的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获得的直观形象认知。

可分为感觉、知觉、表观、直觉等几种认识形式。众所周知人有五种感觉系统:触觉、视觉、听觉、味觉和嗅觉。感性认识属于对事物直接经验的、片面的、现象的和外部联系的浅层次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低级阶段。按康德老爷子的说法:“思维运动的第一个形式是感性,也就是纯粹感性。它的对象是事物和世界的现象,是事物纯粹表现出来的东西——表象。哲学家们往往把简单的问题弄得玄而又玄,还是文学家更善解人意。

余光中先生的《散文的知性与感性》就表达的更到位:

“感性一词应有两种解释。狭义的感性当指感官经验之具体表现,广义的感性甚至可指:一篇知性文章因结构、声调、意象等等的美妙安排而产生的魅力”。‘感性’写作是为了激发某种感性,而不是‘知性’以传递知识为目的写作态度。‘感性的文字’则是那种感性写作,文字里充溢着某种感情的语言,有如涓涓细流微微道来,有如激情澎湃滚滚袭来。”

而早在古希腊时代的亚里士多德,就对感性有一个值得重视的解读:感性现象是有感觉能力的主体对实体作了认识的改造。这就意味着直接的感性认知并非对客体一成不变的忠实反映,感性认识完全可能是失真的。而巴门尼德和柏拉图甚至认为感性现象是虚幻的。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