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父子三人文学地位
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在历史上各有光辉,在文学领域也颇有成就,在我国古代的文学史上可以说是名噪一时,他们才华横溢,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佳作,是建安文学的领军人物。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开创了建安文学。他既写过反映人民苦难生活的“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也有反映雄心壮志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所处的时代,天下大乱,群雄逐鹿,烽火连天,战乱不休。用曹操的诗来形容,就是“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在那样一个时代,他依然写出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样潇洒肆意的诗句。曹丕是曹操的次子,和父亲一样,也爱舞文弄墨。虽然他的文学光环不如其父、其弟,但是曹丕的文学成就还真不能小视。曹丕开创的了一个新的乐府题目——《燕歌行》,写出了今存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七言诗,诗的开头道:“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可见他的文字风格清新流丽,写的是肝肠寸断的妇女秋思,后人多学他如此用《燕歌行》的曲调作闺怨诗。同时曹丕所著的《典论》,是中国最早的文艺理论批评专著,它论述了文学批评的态度、作家的个性与作品的风格、文体的区分、文学的价值等颇为重要的问题,为文学批评开辟了道路。曹植作为“才高八斗”的代言人,他的诗歌既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庄雅,又蕴含着《楚辞》窈窕深邃的奇谲;既继承了汉乐府反应现实的笔力,又保留了《古诗十九首》温丽悲远的情调。他的主要文学成就体现在诗赋以及乐府,一首《洛神赋》惊艳了多少文人墨客——“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他以华美之词,创造了洛神这一女神的形象,既令人浮想联翩,也留下了洛神的身份之谜。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