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五斤这一说法始于哪个时期

五斤这一说法始于哪个时期

发表时间:2024-07-30 10:09:04 来源:网友投稿

西周时应出现了重量单位“斤”。斧、斤是古代的两种砍伐工具,二者形体和功用总体相似。作为重量单位的“斤”,是由斧(斤)的实物转化而来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形体较小的青铜斧(斤)逐渐转化为专门衡量其它物体重量的标准。“斤”作为重量单位,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金文和文献里,说明当时“斤”已经得到广泛使用。根据出土器物实测以及后世东周、战国时期斤、钧的量值,推测西周的1斤约合250克,1钧合30斤。

春秋战国尤其到战国中后期,各诸侯国度量衡的单位明显不同,但朱(铢)、两、斤(益)、钧、石制的重量单位体系己在许多诸侯国广泛使用,各国的1斤基本都在250克上下,1两在15.6克左右,1铢在0.65克左右,各国之间虽略有差异,但差异很小。

春秋战国尤其到战国中后期,各诸侯国度量衡的单位明显不同,但朱(铢)、两、斤(益)、钧、石制的重量单位体系己在许多诸侯国广泛使用,各国的1斤基本都在250克上下,1两在15.6克左右,1铢在0.65克左右,各国之间虽略有差异,但差异很小。

春秋战国尤其到战国中后期,各诸侯国度量衡的单位明显不同,但朱(铢)、两、斤(益)、钧、石制的重量单位体系己在许多诸侯国广泛使用,各国的1斤基本都在250克上下,1两在15.6克左右,1铢在0.65克左右,各国之间虽略有差异,但差异很小。

春秋时期早期的“斤”权

“右伯君”铜权,是目前所见时代较早,齐国最早的一件权衡器,早期的“斤”权。呈半球形上有鼻纽,用来系绳,周身铸六个大字:“右伯君,西里疸。”据考证,“右伯君”是主造官,“西里”是铸造的地点,“疸”是工匠的名字。从字体上判定,这件铜权时代约在春秋晚期,是齐国的器物。高3.6、底径3.8厘米,重198.4克。当为一斤之权。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