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
大在古文中的意思古籍释义康熙字典《唐韵》、《集韵》、《韵会》:徒盖切。
《正韵》:度柰切,并音汏。小之对。《易·乾卦》:大哉乾元。《老子·道德经》: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庄子·天地篇》:不同同之谓大。《则阳篇》:天地者,形之大。阴阳者气之大。又初也。《礼·文王世子》:天子视学,大昕鼓徵。注:日初明,击鼓徵召学士,使早至也。又徧也。《礼·郊特牲》:大报天而主日。又肥美也。《仪礼·公食大夫礼》:士羞,庶羞皆有大,赞者辨取庶羞之大,以授宾。注:大,以肥美者特为臠,所以祭也。又过也。《战国策》:无大大王。又长也。《尔雅·释器》:珪大尺二寸谓之玠。疏:大,长也。又都大官名。宋制有两都大,一提举茶马,一提点坑冶铸钱与提刑序官。又措大士也。《书·言故事》:穷措大,眼孔小,与钱十万贯,塞破屋子矣。又唐大弓名,见《周礼·夏官》。又四大地、水、火、风也,见《梵书·圆觉经》。又姓大。廷氏之后见《风俗通》。又《集韵》《韵会》《正韵》并他盖切,音忲。易:大和大极。书、诗:大王大师。礼:大羹大牢。并音泰。又《广韵》《集韵》《韵会》并唐佐切,音䭾。杜甫《天狗赋》:不爱力以许人兮,能绝目以为大。又《集韵》《韵会》《正韵》并吐卧切,音拕。猛也甚也。《礼·童子不衣裘裳注》:郑康成为大温也。徐邈大音唾。又叶徒计切音第。《诗·大雅》:戎虽小子,而式弘大,叶厉泄愒败。《正字通》杨慎曰:大无音一驾切者,韵书二十二禡不收。考淮南子宋康王世,有雀生鸇。占曰:小而生大,必霸天下。大叶下古亦有一驾切之音。《说文》:天大,地大,人亦大。象人形。徐曰:本古文人字。一曰他达切经史大太泰通。说文解字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古文大他达切。也凡大之属皆从大。徒盖切。说文解字注天大,地大,人亦大焉。依韵会订。象人形。老子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按天之文从一大,则先造大字也。人儿之文但象臂胫,大文则首手足皆具,而可以参天地,是爲大。徒葢切。十五部。古文也大下云古文。下云籒文大此以古文、籒文互释,明衹一字而体稍异。后来小篆偏旁或从古,或从籒,故不得不殊爲二部,亦犹从卩、从儿必分系二部也。然则小篆作何字,曰:小篆作古文也。凡大之属皆从大。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