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咬字来历

咬字来历

发表时间:2024-07-30 11:38:34 来源:网友投稿

咬,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yǎo,最早见于金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

“咬”字基本含义为上下牙对住,压碎或夹住东西,如咬啮;引申含义为钳子等夹住或螺丝齿轮等卡住,如咬合。在日常生活中,“咬”字多用作动词,比喻攀扯或诬陷他人,如反咬一口。字源演变咬字普通话最早见于金文时,形声字。篆、隶书从齒(齿),从交,交(jiao)兼表声,交像人两腿交叉,有相合意,咬则上下牙相合。楷书从口、从交,表示在口中咬,交亦声。本义指用牙齿把东西夹住或切断“咬”字简体版的楷书从《说文》演变而来。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