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马头琴鼻祖

马头琴鼻祖

发表时间:2024-07-30 13:23:28 来源:网友投稿

马头琴:蒙古族拉弦乐器,因琴头雕有马头而得名。

历史久远源于奚琴,公元十三世纪初便在蒙古族中广泛流传。元初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1254~1324)曾于1275年5月到达上都(今内蒙古多伦县西北),仕元十七年他回国时,把马头琴带到欧洲,对西洋拉弦乐器的发展起了很大促进作用。马头琴独奏乐器,也可用于器乐合奏和为说唱、民歌、舞蹈伴奏或参加民族乐队演奏。由于流传地区不同,马头琴的名称、造型、音色和演奏方法也各异。在内蒙古西部的巴彦淖尔盟、伊克昭盟、乌兰察布盟和锡林郭勒盟,称作“莫林胡兀尔”;而在东北部的呼伦贝尔盟、哲里木盟和昭乌达盟等地,则叫做“潮尔”,蒙语称为“绰尔”。马头琴多为是演奏者自制自用,全长100厘米左右,与坠琴相似,不设千斤,琴箱两面都蒙皮膜,从山口到马子为琴弦的有效使用范围,琴弦分别用40 根(里弦)和6O 根(外弦)左右马尾合成,拉奏方法与其他拉弦乐器不同,弓子的马尾是在两弦外面擦弦,发音柔和浑厚,音色宏阔低沉,富有草原风味。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