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凿壁偷光文言文的意思

凿壁偷光文言文的意思

发表时间:2024-07-30 14:23:59 来源:网友投稿

译文: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

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县里有个大户人家不怎么识字,但家中富有,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借给匡衡书(用书资助匡衡)。于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学问家。凿壁偷光:在墙壁上凿个洞,使隔壁的光照到自己这里。注释(1)匡衡:西汉经学家。

(2)逮:到,及。不逮,指烛光照不到。

(3)穿壁:在墙上打洞。穿:凿。

(4)邑人:谓同县的人。古时“县”通称为“邑”。

(5)大姓:富户;大户人家。

(6)文不识:人名,姓文名不识。(7)与:帮助。(8)佣作:被雇佣劳作。(9)偿:值,指报酬(回报)。(10)怪:奇怪的。(11)遍: 尽。(12)遂:终于。(13)大学:有学识的人。(14)愿:希望。(15)资给:资助,供给。(16)得:得到。(17)屣:鞋子。(18)以:读。(19)解人颐:使人开怀大笑。颐,脸颊。.(20)挫服:折服。(21)《诗》:此指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22)闻:听。原文: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出处:《西京杂记·卷二》——西汉或东晋·葛洪或刘歆文中“怪”字,多做意动用法。意为感到奇怪。文中最后一句“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中,后俩分句均为省略句,前面省略宾语(匡衡),后面省略主语(匡衡)”资给以书“ 除了是省略句还是介词结构后置句,解释为“以书资给(匡衡)”,即把书借给匡衡读启示由于匡衡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我们要学习凿壁偷光的精神,学习匡衡不怕艰难学习的恒心与毅力。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