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鸱尾贴金起源

鸱尾贴金起源

发表时间:2024-07-30 15:15:09 来源:网友投稿

学术界对鸱尾起源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为西汉起源说。持此观点的学者为著名建筑史学家刘敦桢和吴庆洲[。刘敦桢最先提出鸱尾创于西汉,其主要依据为《陈书》卷三十一《萧摩诃传》中“旧制三公黄閤,听事置鸱尾,后主特赐摩诃开黄閤,门施行马,听事、寝堂并置鸱尾”的记载,认为“鸱尾创于西汉,旧时除宫殿外,惟三公黄閤听事得设之,其余臣庶,非殊恩特赐,不得僭用。”不难看出,刘敦桢将《萧摩诃传》中的“旧制”理解为西汉时期。第二种观点为晋代起源说。持此观点的朱启新注意到唐人苏鹗《苏氏演义》中关于汉柏梁殿灾后用蚩尾避灾的记录,但是他认为因汉代建筑无存,致使鸱尾何状难以揣度。画像石中的建筑屋脊两端已经有相对称的饰物,但究竟是否就是蚩尾,尚难以断定。他进一步根据《晋书》卷二十九《五行志下》和《晋书》卷十《安帝纪》中的相关记载,结合云南昭通后海子东晋壁画墓壁画中的“龙楼”资料,认为鸱尾产生于晋代。第三种观点为北魏起源说。持此观点的为臧丽娜和赵青、马莎。臧丽娜注意到《汉纪》中“虬尾似鸱”的相关记录,但因在画像石中却不曾见到具体样式,认为“作其象于屋”的情况在当时并不普遍。然后根据河南洛阳出土的北魏宁懋石室石刻与河南沁阳造像碑石刻上的建筑正脊两端上翘反卷的尾部轮廓,认为最早的鸱尾形制大约出现在北魏时期。赵青、马莎根据《隋书》卷六十八《宇文恺传》中“晋以前未有鸱尾”的记载,认为屋顶之上使用鸱尾是晋以后的事。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