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听调不听宣典故

听调不听宣典故

发表时间:2024-07-30 15:42:09 来源:网友投稿

最早的出处是《西游记》的第六回。

当时孙悟空杀的性起,前线天兵天将稀里哗啦。一旁看热闹的观音菩萨,趁机强推二郎神:“乃陛下令甥显圣二郎真君,见居灌洲灌江口,享受下方香火。他昔日曾力诛六怪,又有梅山兄弟与帐前一千二百草头神,神通广大。奈他只是听调不听宣,陛下可降一道调兵旨意,着他助力,便可擒也。”所以这“听调不听宣”的意思也很明白:二郎神拥兵灌江口,天庭的各级部门都管他不着,天庭的日常活动他也不参加,就是呆在灌江口享受香火。这叫“不听宣”。但需要他出力时,只要玉帝发话,他就得来助拳。这就叫“听调”。如此奇特关系,《西游记》里也有诗句形容:“心高不认天家眷,性傲归神住灌江。”十分特立独行。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