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焉”在古文中的用法有哪些

“焉”在古文中的用法有哪些

发表时间:2024-07-30 15:44:39 来源:网友投稿

1.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2.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3.兼词,同于此,于彼,如风雨兴焉.4.疑问代词,哪里,且焉置土石.疑问副词,哪里,焉用亡郑以陪邻.焉:yān【名】鸟名通“颜”(yán)。

额〖forehead〗身长七尺,面长三尺,焉广三寸,鼻目耳具,而名动天下。——《荀子·非相》。高亨云高亨云:“焉,盖颜之借字。”【代】表示指示,相当于“之”〖it〗草木无知,叩焉何益?——明·马中锡《中山狼传》且焉置土石。——《列子·汤问》【副】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焉作信宫渭南。——《史记》【连】于是〖then〗。表示前后承接,古代汉语中多与“乃”连用西王母为王谣,王和之,其辞哀。焉乃观日之出入,一日行万里。——《列子》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