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置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的,意思是什么

置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的,意思是什么

发表时间:2024-07-30 16:09:32 来源:网友投稿

出自《孙子兵法》意思是:指作战把军队布置在无法退却、只有战死的境地,兵士就会奋勇前进,杀敌取胜。

后比喻事先断绝退路,就能下决心,取得成功。是道家兵家哲学。比喻事先断绝退路,就能下决心,取得成功。出自: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孙子·九地》孙子云:置之死地而后生。若魏兵绝我汲水之道,蜀兵岂不死战?以一可当百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西汉时期刘邦派大将韩信和张耳率军攻打赵国,赵王歇和大将陈余率20万大军在井陉口迎战。陈余不听谋士李左车的建议,与韩信硬拼,韩信故意置之死地而后生在河边列阵,士兵们背水一战,越战越勇,然后派兵轻取赵军大营,杀死陈余,活捉赵王歇。扩展资料:《孙子兵法》的写成过程:孙武辗转到吴国时,适逢公子光政变。公子光即位后,伍子胥听说其才能,向吴王推荐。孙武带着这13篇晋见吴王,获得重用。《汉书·艺文志》记载:“兵权谋家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图九卷”。八十二篇中的十三篇著于见吴王前;见吴王后又着问答多篇。晚至唐代流传的孙子兵法共三卷,其中十三篇为上卷,还有中下二卷。注家杜牧认为,曹操将八十二篇孙子兵法删节为十三篇;但其他注家认为十三篇出自孙子本人,不是曹操删节的结果,是由孙武草创,后经其弟子整理成书。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