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孔子的德治思想

孔子的德治思想

发表时间:2024-07-30 16:09:52 来源:网友投稿

"德治"。

是指以礼乐教化来提高人民的道德素质。将遵守社会等级秩序及其行为规范变为一种自觉、从而达到国泰民安的目的。其中心思想便是对人民施行道德教化, 以令人主动地心悦诚服、而不是靠严刑峻法来迫使人民畏敬。德治也是孔孟儒学大力提倡的政治主张。后来儒家把这种德治思想进行了发挥与弘扬、对传统政治影响巨大。 "以德为主, 以刑为辅"便是历代王朝政教奉行的一条基本原则。孔子的德治思想有以下几个重点来反映,1.德治并不排除法治。子路篇。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媵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意思是贤人相继治理国事,也要到百年之后。才能感化残暴之人、达到废除刑罚的境界。换句话说。那百年之内当然还是须要刑罚的。

2.德治是主观的理想、还须其它很多客观的环境配合。才能达成。德治的教化是得花费相当时间的。所以一个可长可久又稳定的政治制度也是必须的。 以孔子当时君主制度的背景而言。想想看善人为邦百年,那必定是要经由好几位贤人持续接力式的努力才能作到的。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