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白塔的介绍
北海白塔位于北京北海公园琼华岛上,建于清初顺治八年(1651年),是一座藏式喇嘛塔,也是北海的标志性景点。
北海白塔据建塔石碑记载,当时“有西域喇嘛者,欲以佛教阴赞皇猷,请立塔寺,寿国佑民”,得到皇帝的恩准,于是修建了永安寺和白塔。塔高35.9米,上圆下方,富有变化,为须弥山座式,塔顶设有宝盖、宝顶,并装饰有日、月及火焰花纹,以表示“佛法”像日、月那样光芒四射,永照大地。 白塔所在之处为一丘陵,原为金大宁宫琼华岛广寒殿旧址,相传是金章宗李妃的妆台。清顺治八年(1651年),依西藏喇嘛恼木汗建议,“欲以佛教阴赞皇猷,请立塔寺,寿国佑民”建塔修寺。白塔自建成以后进行过多次修缮,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夏历七月二十八日,北京发生地震,白塔被震毁。《清史编年》中记载:“七月二十八,巳时至酉时,京师大地震,声如雷,白昼晦暝,势如涛,顺德、德胜、海迨、彰义等城门被震倒,城墙塌毁甚多,宫殿、官廨、民居十倒七八。二十九、三十日又大震,通州、良乡等城墙俱陷,裂地成渠,流出黄黑水及黑气。”这次地震两年后,重修白塔,康熙二十一年(1681年)重修完成,并在琼华岛的东南山腰处立碑纪念。 雍正八年(1730年)夏历八月二十九日,北京地震,北海白塔再次损坏。史料记载:“派监修随查塔身,塔座彻底内裂,必须全行拆重修。”雍正十年(1732年)才告完成。 1976年唐山地震波及北京,塔顶被损。宝瓶向西歪倒在天盘之中。据说白塔上“十三天”下的石座也被压碎了,导致“十三天”歪斜。在修复时发现塔内主心木中藏有一个二寸见方的金漆盒子,盒盖绘有太极图,盒内藏有两舍利。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