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的夏至,太阳到达黄经90°……黄经指的是什么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6月20日,或21日,或22日。
夏至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夏至点,目前处在双子座),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在北京地区夏至日白昼可长达15小时,正午太阳高度高达73°32′。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将近一倍。\r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中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麋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麋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中国民间把夏至后的15天分成3“时”,一般头时3天,中时5天,末时7天。这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生理和生态需水均较多。此时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一般年份这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黄淮地区降水一般可满足作物生长的要求。《荆楚岁时记》中记有:“六月必有三时雨,田家以为甘泽,邑里相贺。”可见在1000多年前人们已对此降雨特点有明确的认识。?\r 夏至东风摇,麦子水里捞;夏至东南风,平地把船撑;冬至始打霜,夏至干长江;冬至江南风短,夏至天气旱;夏至东风摇,麦子坐水牢;初头夏至十头割,十头夏至两头割,两头夏至骑拉着割;夏至狗无处走;夏至有雨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夏至食个荔,一年都无弊;芒种栽秧日管日,夏至栽秧时管时;夏至伏天到,中耕很重要,伏里锄一遍,赛过水浇园;日长长到夏至,日短短到冬至;夏至风从西边起,瓜菜园中受熬煎;夏至落雨十八落,一天要落七八砣。\r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