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中秋节关于朱元璋的典故

中秋节关于朱元璋的典故

发表时间:2024-07-30 17:08:03 来源:网友投稿

八月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又到了一年的中秋时节。

每到了中秋节,就让我们想起许多关于中秋的传说。其中就有一个伟大的故事,那就是洪武皇帝——朱元璋的故事!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八月十五杀鞑子,就是在中国广为流传的一个故事!相传在元朝建立后,蒙古族的贵族和喇嘛僧侣的跋扈,官吏的贪污,地主豪强的专横,与日俱增。除残酷的贪污剥削外,又接连在全国各地出现了严重的瘟疫及北方的大旱,南方的水涝之灾,在天灾人祸的迫害下,饥民遍野,狼豹成群,民不聊生。遍地都是天灾,天灾又酿人祸!元朝晚年,全国各地灾情频发,旱灾连连,甚至有很多饥民吃软石而致死。晚年的元朝已是病入膏肓,各地出现了好多支起义队伍,义军并占领了一定的地盘,使朝廷惶惶不安,心神不宁。所以为了加强他们的统治,就一面派军队镇压义军,一面将驻守全国各地的军队,分散放入各个村庄,派兵驻守到各家,然后每户供养一个士兵。在西北方因连着蒙古地界,他们就派蒙古的贵族及其僧侣喇嘛在每个村,每户人家,一方面他们搜刮财物,一方面监管汉人,同时也减少了国库开支,为了巩固他们的权利,以这一方式统治着汉人。全国的起义者多为汉人,所以蒙古统治者对汉人更为仇视。以元朝丞相伯颜等人为代表,曾提出要杀绝汉人中的张、王、刘、李、赵五大姓氏的主张。同时又提出汉人不得执兵器,不得执寸铁,并且下令北人(指蒙古人)殴打南 人不许还报等。这些禁令的实施,更激发了反抗元朝的火焰。与每个地方的城管一样,这些住在户上的鞑子,都是些穷凶极恶的歹徒!不但将兵器没收,连切菜刀都得由他们保存,规定三至五户才可使用一把菜刀,用时去领,用后即还。如遇到谁家结婚媳妇,第一次进洞房的一定是鞑子,谁也不敢吱声。就在平时谁家有大姑娘、小媳妇的一定要交进门费,谁家不交进门费,鞑子就能随意进入家里,想跟谁睡觉就跟谁睡觉,坳犟不得,否则,有杀身之祸。如果每月交了进门费,鞑子还稍微规矩一些,进门费没标准,他们想要多少就要多少。富户还能交得起,穷人家哪能交的上,妻女只能任其糟蹋。鞑子在当时比自家的老祖宗还尊贵,家里有点好吃的先让他吃,有个好用的尽着他用,稍有不顺心,不是打就是骂,处死你都无处伸冤。平时亲戚朋友不能聚会,否则说你谋反。天黑不能行路、串门, 所以 ,天黑了就吹灯睡觉,免得祸从天降!真是黑暗成一团,元朝当时这样的统治,让汉人怎么生活呢?铲除暴虐成了每个汉人的最大一份心愿!只要有人举旗,就有人跟随。但是人少了不行,必须要人多,还要人心齐,一起动手,才可推翻元朝。这样就在全国出现了,朱元璋、刘福通、以及“北方红巾军”等等揭竿而起的义军。一天朱元璋向军师刘伯温讨计策,刘伯温能掐会算,满腹韬略,略一思谋,就想出计。就是利用农历八月十五这个节日,把鞑子除掉。首先到处散步谣言,说全国到处流传着一种瘟疫,必须要吃八月十五的月饼,方可防止。在每个月饼里放了一张纸条,上写“八月十五杀鞑子”的字条。中秋晚上月圆时,家家都拜月,一边赏月,一边喝着烧酒,一会把鞑子喝醉了。家里早就将备好工具,一家人一齐动手,将鞑子杀死了。可是安徽离北方远,靠“北方红巾军”传递信息,跟传到陕北时,只知道是“八月十五杀鞑子”,具体的时间就不知道了。有人就想出采用陕北红枣做馅,烙成饼,代替月饼。这个月饼分为两种,一种是用枣泥做馅做成的月饼以卖钱为主,主要是蒙骗蒙古鞑子。其实还有一种月饼是,里边包一颗枣子,意为八月十五一早(枣)杀鞑子,要趁着天还不大明时,在蒙蒙的夜色下就把鞑子杀了。为了保密起见所以有人专门挑着担,到村上门送月饼,传递消息。到了八月十四日整个陕北的百姓们,都在做着各自的准备,将比较顺手好用农具如镰刀、锄头、镢头等都放在了一定的位置,等待着八月十五黎明的那一刻。只听见这家噢唠一声,那家哎呦一声,片刻功夫,平日嚣张跋扈的蒙古鞑子,已血肉模糊,身首异处!后来,伟大的祖龙——朱元璋,一步一步的赶走蒙古人,建立了一位伟大的王朝——明朝!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