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碎银子和官银子有什么区别
官银是用来入库的。
也就是每个省的税收,财政收入。必须刻下官银标志的字样或图案。方便入国库管理。民间或官员私人或组织不得私自使用官银,那是杀头的大罪。官银的主要用途在,军饷,官薪,宫用,各地建设,赈灾等支出。在官银支出给各地和个人以后,获得官银的单位或者个人,必须将官银再溶化一次,炼出新的银锭或者银块,这就是碎银的主要来源。这个也是一个名词——“火耗”。指碎银熔化重铸为银锭时的折耗,或是银锭溶化为碎银的折耗。在明末和清朝。火耗成为了官员和军队将领贪污的主要手段。民间使用的银锭大多都是军队和官员流传出来的碎银。不过民间通用的货币还是已铜币为主。古代普通人使用银子的机会并不多,大多数使用者都是富贵人家,很多电视剧中吃饭掏出一块碎银子潇洒地扔下走开,说道“不用找了”基本上不会发生,因为店家根本不知道你付的钱够不够,如果不核实的话,结果很可能是“钱不大够,剩下的算店家送的吧”。银两流通起来明显不如铜钱,主要因为银两没有固定面值,所以必须要进行称重,这无疑增加了一定的工作量,另外市面上银两的成色不一,有的较纯有的杂质很多,在兑换时要根据成色注意换算,必要时甚至要找公估单位进行鉴定。不过在出远门和购买大宗物品时,则必须要使用碎银,毕竟不可能带着几袋子铜钱出门买东西。白银并不是取代铜钱在民间的作用,而是将以铜钱为基准价值尺度转化为以白银为基准价值尺度,这也是经济发展下的一次大胆改革。碎银子经历了不同朝代的演化,从战略储备逐渐发展为流通货币,虽然使用起来要用剪刀和戥子,但很多大额交易依然会出现碎银子,使用碎银子的往往是大户人家,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一年的工资也没有几两银子,更谈不上使用了。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