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如何理解“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的“三”字

如何理解“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的“三”字

发表时间:2024-07-30 18:11:18 来源:网友投稿

三人为众我认为在古汉语中“三”是个虚数,泛指多的意思。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于《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翻译过来就是,孔子说:“和志趣相同的人同行,其中一定有可以作为我们的老师的人。我们要从他们的身上发现优秀的东西去学习,从而把它们变成我们自己的财富,同时也要发现别人的缺点,把它们当成一面镜子来反省自己,有则改之。后来宋朝大文学家韩愈在写《师说》时也引用了这句话——“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三人行必有我师,被后世的有识之士广泛认同和采纳,继而成为一句约束自己和警示后人的名言。多学习别人的长处,多反省自己的弱点,从而予以改正,这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进,推陈出新的法宝。只有不断完善自我,才能让人生变得更有意义。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