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12海里、24海里、20海里,200海里各有什么意义

12海里、24海里、20海里,200海里各有什么意义

发表时间:2024-07-30 18:33:15 来源:网友投稿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海里有个规定如下:

1、12海里内是领海基线以外十二海里之水域,沿岸国可制订法律规章加以管理并运用其资源。

外国船舶在领海有“无害通过”〔innocent passage〕之权。而军事船舶在领海国许可下,也可以进行“过境通过”。

2、24海里内是临接海域在领海之外的12海里,也就是在领海基线以外24海里到领海之间,称为临接海域〔contiguous zone〕。在本区中沿岸国可以执行管辖领海的反走私、反偷渡法律。

3、200海里内是专属经济区专属经济区是指领海基线起算,不应超过200海里〔370.4公里〕的海域,除去离另一个国家更近的点。这一概念原先发源于渔权争端,1945年之后随着海底石油开采逐渐盛行,引入专属经济区观念更显迫切。专属经济区所属国家具有勘探、开发、使用、养护、管理海床和底土及其上覆水域自然资源的权利,对人工设施的建造使用、科研、环保等的权利。其它国家仍然享有航行和飞越的自由,以及与这些自由有关的其它符合国际法的用途〔铺设海底电缆、管道等〕。

4、20海里20海里的概念没有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出现。中国也没关于20海里的相关规定。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