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中华虎凤蝶的外形特征

中华虎凤蝶的外形特征

发表时间:2024-07-31 02:03:46 来源:网友投稿

中华虎凤蝶的外形特征:翅展55-65mm,雌雄同型。体、翅黑色,斑纹黄色。胸背面和腹部、前翅基部及后翅内缘密生有黄色软毛。前翅具有7条黄色横斑带,基部1条粗,从前缘达后缘,第2和第3条,第4、第5条同样从前缘到中室后缘合二为一达后缘,第6条终止于M3脉,第7条从前缘达臀角,其中近翅尖第1个黄斑与后方7个黄斑排列整齐,无错位。

中华虎凤蝶喜欢生活在光线较强而湿度不太大的林缘地带,飞翔能力不强,也没有其他凤蝶所有的那种沿着山坡飞越山顶的习性,所以只在特定的狭小地域内活动。它属于狭食性动物,经常寻访的蜜源植物主要有蒲公英、紫花地丁及其他堇科植物,也飞入田间吸食油菜花或蚕豆花蜜。日落前后就栖息于低洼沼泽地段的枯草丛中,体表的色彩和条纹形成的警戒色可以使其在错杂的枯草背景上难以被天敌所发现。它们有群居的习性,孵出以后全部聚集在卵壳的附近,第二天便开始在杜蘅叶片背面的边沿,齐头并进地共同取食,到了夜晚就拥挤在叶下休息。在一龄脱皮之前,它们比较安静,不活跃,也从不离开叶片。在阴雨天常回到空卵壳附近,而一受到透过叶面的光照,便又到叶缘去取食,秩序井然,从不混乱。

幼虫的第一胸节背面有一枚分叉的橙色臭角,受到惊扰时突然伸出,并发出臭气,如果触动它们,便迅速落地呈假死状态,大约经过二十秒钟以后,再慢慢地爬回原处。寄主:幼虫取食马兜铃科(Aristolochiaceae)的杜衡(Asarum forbesii)、华细辛(Asaru sidboldi)等植物。生物学:一年发生1代,以蛹越夏、越冬,部位多在枝干或树皮上、枯枝败叶下及石块缝隙中。成虫于3、4月出现,飞舞在潮湿的林间。卵初见于3月中旬,盛见于3月下旬、4月初。4月初至5月中旬为幼虫活动期,5月上旬开始陆续化蛹。每一雌蝶的平均怀卵量为122粒,平均产卵量为23.5粒。本种己人工饲养繁殖成功。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