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条种类有哪些
面条种类有:
1、拉面
是中国北方独具地方风味的一种传统面食。拉面的技术堪称中国一绝,清代王憺望曾作《兰州牛肉面吟》 曰:兰州拉面天下功,制法来自怀庆府。汤如甘露面似金,一条入口赛神仙。对兰州拉面的赞许可见一斑。
2、摔面
始于清朝早期的康熙年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山东胶东地区海阳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地方小吃。摔面的技法看起来很拉面有些相似,但确是绝然不同的两种技术。有一个历史典故,相传清康熙年间,郭城有人开了个面馆,朝廷一位官员路过吃完后赞不绝口,问此面叫什么名字。老板随口说了一句:叫拉面。那位官员看完现场制作之后,哈哈大笑,说:你这哪里是拉面,分明是摔面,这种做法比拉面还要好吃!并建议改名摔面馆。从此郭城摔面的美味不胫而走,享誉一方。
3、刀削面
是山西地方特色的传统面食,被称为中国十大面条之一。削面用的刀是特制的弧形削刀,刀片非常薄,削出的面中间厚两边薄,形似柳叶,入口软滑又劲道,技艺高超的厨师每分钟能削200刀左右,每个面叶的长度,恰好20厘米。
4、扯面
是陕西省的传统面食。扯面主要流行于陕西、山西南部以及甘肃部分地区。距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是具有着浓厚的西北风格的面食小吃。几千年的延续与发展,让扯面形成的许多风格各异的口味与特点。
5、揪面
顾名思义是采用揪的手法制作出的面,这种这吃法在北方很多地方都有,尤其是西北一带,如陕西、甘肃、宁夏等。一般叫揪面片儿,或直接叫做面片。面片不大小巧玲珑,面食师傅揪出来的面片跟指甲盖差不多大小,煮出后非常薄,入口顺滑、筋道,越嚼越香。在西北各个省市,每家餐馆几乎都能做揪面片,做法各异,但都很地道。
6、剪刀面
是山西的地方风味小吃。因为制作的面条是用剪刀作为工具制作而成,所以称之为剪刀面。因剪出的面条形状如小鱼,所以剪刀面又叫剪鱼子。已经有上千年的发展历史。
7、剔尖
又称拨鱼、剔拨股,是山西晋中一带的传统经典面食,简单的说就是用筷子拨出的面条。剔尖水平高的面师剔出的面条,呈中间圆、两头尖形状。剔尖的面对和面的稀度要求很高,稀了厚了都不行,剔不出又长又筋道的面条。剔好的面条直接下入烧开的水中,煮好后捞出,把浇面的卤汁浇在上面,就是一碗美味的剔尖面了。
8、手擀面
是最常见的手工面之一,北方各省都有手擀面,南方部分地区也有手擀面。把和好的面通过用长长的擀面杖,卷在上面一下一下的擀,再展开从不同的方向卷起继续擀面,直到擀成很薄的面皮后,把面皮折叠起来,用刀切成宽面、粗面、或者细面。把这种手工擀制而成的面条,叫做手擀面。
9、碱面
碱水面是最常见的面食之一,在我国南方颇为流行,湖南、湖北、四川、贵州、江西、广西等地均有碱面。制作工艺为面粉中加入食用碱,用来去除面团中的酸味,使面更为膨大、洁白、松软,面中加入食用碱可以改善口感。
10、空心面
俗称藕面、宫面,顾名思义为空心的面条。空心面历史悠久,有1500多年的历史,空心面条表现为,面的一头放进水里用嘴吹可吹出气泡,且面身细如发丝。煮熟的空心面细嫩爽滑、银丝如玉,独具风味。
11、竹升面
广东省的传统面食,也是广州著名的小吃之一。竹升面是用传统的方法和面、揉面,用大茅竹竿压制出来的面条。《舌尖上的中国1》中详细的介绍了竹升面的制作过程,让更多的人了解了竹升面。
12、面线
是福建地区特别是泉州一种特有的面食,面身细如发丝,被称之为中国最细的面条。泉州本地把面线叫做面干,面线是普通话说法。面线的制作工艺距今已经有800多年历史。正宗的面线为纯手工拉成,面身细如发丝,稍煮即熟,入口软滑,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是老人、孩子、病人滋养身体最理想的食物。
13、伊面
是一种用油炸过的鸡蛋面,是中国著名传统面食之一,广东、福建、海南等地颇为流行。制作工艺是把鸡蛋制作而成的面条,先煮熟后再油炸,这样便可以长时间储存,随时下水一煮即可食用。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