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贴对联都有什么讲究

贴对联都有什么讲究

发表时间:2024-07-31 02:20:31 来源:网友投稿

禁忌一:左右联勿贴错 在张贴春联时,往往有的人把上下联贴错位置。禁忌二:贴春联的时间 禁忌三:福字不可随意贴 禁忌四:贴门神不要贴反。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历史记载的最早对联出现在三国时代。明洪武年间(1368-1399年),在江西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地方,出土一尊特大铁十字架,上铸有三国时代孙权赤乌年号(238-250年)。在铁十字架上又铸有艺术精美的对联云:四海庆安澜,铁柱宝光留十字;万民怀大泽,金炉香篆蔼千秋。观其形式与内容,与中国早期基督徒有关联。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丧事的对联叫做挽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押韵)。

楹联者对仗之文学也。这种语言文字的平行对称,与哲学中所谓太极生两仪。即把世界万事万物分为相互对称的阴阳两半,在思维本质上极为相通。所以我们可以说,中国楹联的哲学渊源及深层民族文化心理,就是阴阳二元观念。阴阳二元论是古代中国人世界观的基础。以阴阳二元观念去把握事物,是古代中国人思维方法。这种阴阳二元的思想观念渊源甚远,《易经》中的卦象符号,即由阴阳两爻组成,《易传》谓: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也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42章。)荀子则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合而变化起。(《荀子礼论》)《黄老帛书》则称:天地之道,有左有右,有阴有阳。这种阴阳观念,不仅是一种抽象概念,而且广泛地浸润到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万事万物的认识和解释中。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